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杜律明曾给蒋介石提议,让他派兵反攻山东,然后再对华野发起进攻,可是蒋介石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1949年对于蒋介石来说就是充满灾难的一年,因为他手里的部队也是在这一年被打没得,最后他不得不退守台湾,成为了过街老鼠。要知道,蒋介石坐上国军领导人的地位可是用尽手段,他还想着自己能够带领国民党统治中国,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自己战败,只能无奈地带上残部退守台湾,这样的结局让他很难接受。

虽然蒋介石将自己的全部精锐都派到了淮海战场,他也希望通过这场战役翻盘,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被粟裕消灭了一大半的精锐。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的国军基本上就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而东野也就此机会入关南下继续解放其他城市。此后没多久济南战役爆发,原本蒋介石可是对王耀武抱有很大希望的,他觉得济南在王耀武的守护下一定不会这么容易被我军攻克,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30万的守军,却被解放军14万人给攻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华野还派出了18万人去南边阻援,让支援济南的部队迟迟不肯前进,这也就让济南城白白给了解放军,而在济南战役没有结束的时候,粟裕就已经制定好了淮海战役的计划,并且将自己的计划汇报给了中央。

当时毛主席看了粟裕的作战计划后,表示赞同,他觉得这个计划可以将国军的部队消灭殆尽,为之后的作战减少压力,而且对于粟裕的指挥能力,毛主席也是信任的,所以他就让粟裕着手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最初的时候,蒋介石是想要放弃徐州的,然后让国军部队退守到淮河,这样就可以与我军隔河作战了,然而因为一些原因,让蒋介石放弃了这个计划,毕竟放弃徐州他的内心还是舍不得的。

后来蒋介石就没有实行之前的计划,继续派兵守住徐州,而这也就成为制约国军作战的根本,只要蒋介石不愿意放弃徐州,那么我军就可以灵活利用战术来打击敌人。不过在这场战役没有开始之前,蒋介石召开了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基本上都是蒋介石的心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律明也参与了这场会议,并且还提出了要对山东发起进攻,然后再发过来攻打华野的提议,不过蒋介石却没有听从,那么蒋介石为啥不听杜律明的意见呢?

其实蒋介石当时是不放心中野会不会从中拦截,毕竟中野在华中地区,只要他们有苗头去攻打山东,中野可能就会有所察觉,当时候对他们进行阻击,华野再反过来攻打他们,那么结果就不容乐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还需要白崇禧的配合,可当时白崇禧压根就不觉得这场战役国军会取得胜利,并且他还想要保留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够与蒋介石抗衡,毕竟他们本来就不和,如果自己的兵力都折在了战场上,那么他之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最后蒋介石还是让杜律明驻守徐州,与华野在淮海地区作战,并且他不放心杜律明,还派了刘峙坐镇,而刘峙的一番操作,直接让杜律明白白送了那么多国军部队给解放军,最后在淮海战场上的国军精锐基本上都被华野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杜律明也成为了我军的俘虏,而这一切也都是因为蒋介石的瞎操作,如果没有蒋介石的插手,也许杜律明还能与华野对抗,也不会输得这么惨,而在蒋介石手里的精锐都葬送在淮海战场上后,他也就没有机会反败为胜了,只能为自己打算好后路,而杜律明的心里也是非常心酸的,打了败仗就让他背锅,可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