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木木

编辑 / 邦邦

我们的人生是有一定轨迹的,当一个人进入到社会当中,在不同阶段会有相应的任务。

总的来说,如果想要很好的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那么在不同人生阶段最好就清楚自己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很多中老年人而言,退休都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

从生理层面来说,退休意味着他们的身体不再是壮年;从社会层面来说,退休意味着自己将会离开原本的工作单位,告别习惯的生活节奏;从心理上来说,很多人都会觉得退休就意味着自己“不再被需要”。

所以也有很多人会在退休的年纪遭遇到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

尤其是在退休之后,不再有工作时那么频繁的社交活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面对这种困境,其实我们不妨看一看李叔同是怎么告诫我们的。

其道兮亦不可测,友情逝去似浮云:友情难免有尽头

李叔同,也被后人称为弘一法师,是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在其脍炙人口的作品当中,揭示了很多人生哲理。

关于人生和交友,李叔同引用了《警世通言》里的话,意在指明一切人生当中的友情最终都有尽头。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生难得一知己”,虽然表达的是在交友的过程中应该选志趣相投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但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中得知,好的朋友非但数量稀少,并且能够陪伴我们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当中,朋友一般作为同辈群体进入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能够在个体形成社会性的过程中提供很大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过程总归是有限的,当个体的人生进入到退休阶段,亲情和家庭才是最亲密的社会关系,此时友情可能会越来越淡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情感在深不在多

《送别》可以说是李叔同最著名的作品了,创作背景也是李叔同在和自己的好友许幻圆分别之后,感慨万分才写下的。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非常强烈的忧伤,同时还有一丝豁达。

因为李叔同想要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情感:友情在深不在多,只要曾经真心相处过,那也不必时刻留恋。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认为,人类的智力所允许其维持的最大规模社交网络为148人。

在这100多人当中,真正亲密的人可能也就只有几个。

所以不要为了一时的呼朋唤友而高兴,也不要因为退休之后朋友少了而感到难过。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关系背后是利益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从古至今,我们都十分清楚社会关系背后的动力并不纯粹

更何况对于那些处于退休年纪的人来说,在工作时结交的大多数关系可能都是冲着自己的岗位而来的,

一旦自己不再能够为对方提供一些物质和人情上的交换,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维系这样的关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一往无前

进入和离开工作岗位只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段旅程,其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但并不是全部。

既然已经到了退休的阶段,那么不如收拾行装,重新出发,

离开工作岗位,我们的人生仍然有很多精彩在等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当中的数据显示,我国当下退休人员的抑郁水平最高,说明还有很多人无法正确的在这个阶段完成自己角色的转换。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知足常乐

一个人在退休之后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可能就是在经济收入上会不如之前,同时原本忙碌的生活会变得空闲,无法在原本熟悉的领域去大展拳脚。

这些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处于退休年龄段的人,其实还是有事情可以去做的:

如果觉得收入不足,那么可以找些社会兼职,发挥余热;

如果觉得每天都很闲,那其实可以进入自己的子女和孙辈的生活,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

李叔同的很多想法都极具哲理,对于处在退休年龄段,为友情和人生而苦恼的很多人来说,不妨看看他的作品,势必会有很多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