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剧《我的阿勒泰》热播,新疆阿勒泰成为了观众心中的诗和远方。阿勒泰下辖六县一市,从“桦林绿城”哈巴河到“童话边城”布尔津;从通往夏季牧场的“千年牧道”到“可可托海牧羊人”的美丽家乡……不少网友惊呼“想去阿勒泰的心情到达了顶峰!”但越美的风景越需要法治守护,如同《我的阿勒泰》所说,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你”。

希望阿勒泰的美被更多的人看见,这份浪漫中应该包含法治和检察守护。

取景地在“桦林绿城”哈巴河

“远处是雪山,近处是密林,脚下是草甸,天上的云很低很低,显示出一种厚重的白,阿尔泰深山牧场风光旖旎,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

《我的阿勒泰》主要取景地哈巴河县,巴太骑马的牧场、“张凤侠的小卖部”和“巴太树”就在这里。哈巴河地处新疆最北边缘,因境内有我国最大的天然白桦林,也被称为“中国第一白桦林”“额河药谷·桦林绿城”。

哈巴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人员向记者表示,为此,他们深入白桦林实地调查,交通工具无法通行时,就步行前往,每天徒步10余公里是常态。

完成摸底调查后,检察院及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落实责任、及时整治。

同时,该院将打击破坏草原林地刑事犯罪与促进草原林地及资源保护相结合,以“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的生态检察办案模式作为促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受损草原林地修复,筑牢了哈巴河县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巴河县检察人员到白哈巴村开展法律宣传。(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现在,来哈巴河“打卡”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哈巴河县检察院检察人员利用周末和假期,在各个景区设立宣传展板、横幅,发放宣传手册、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开展公益诉讼宣传活动。

冰川上有个检察官工作室

吉木乃县境内萨吾尔山最高峰的冰川,有个浪漫的名字——木斯岛。这里的冰川融水是全县4万多人民、20多万头牲畜、12万亩耕地、几十万亩河谷林的命脉所在。

针对破坏冰川水域生态环境、污染乡村饮用水源问题,吉木乃县检察院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一系列举措预防破坏冰川水域生态和污染水源问题的发生。

2023年,吉木乃县检察院成立驻萨吾尔冰川检察官工作室,有2名检察官和2名书记员在工作室开展日常检察服务工作。检察院还与县水利局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冰川水域环境保护,既保护了冰川周边大环境,也确保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守护好“生命之水”,哈萨克族牧民才能延续千年的游牧生活。《我的阿勒泰》导演、编剧滕丛丛曾说,《我的阿勒泰》没有将游牧生活描述成简单的田园牧歌,艰辛繁重的劳作是日常,也是对生命厚重的咏叹与敬畏。

“在李娟的阿勒泰世界里,万物皆有灵,这是一种与自然之间至乐的合一。只有实行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布尔津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人员塔力奋·解放说。

在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北部的原始戈壁荒漠,有一条哈萨克民族春秋牧场转夏季牧场的千里牧道。

“随着近几年农用耕地的开发,广阔无垠的原始戈壁荒漠以及国家湿地公园不断被农用耕地侵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福海县检察院检察人员告诉记者,在接到线索后,该院将福海县自然资源局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到检察机关办案团队中,确保切实发挥行政机关专业领域的优势,对生态环境受损范围和方位进行实地核查以及确认,借智借力“外脑”促进案件办理提质增效,运用专业化力量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守护“童话边城”

不到喀纳斯,不知新疆美。喀纳斯湖位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这个坐落在广袤草原与雄伟天山之间的迷人小县城,拥有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素有“童话边城”的美誉。

2019年,布尔津县检察院“童话边城保护者”团队成员在履职过程中,发现个别在建项目为满足生产经营和生活用水需要,通过水井、水泵取水,既未办理任何取水许可手续,也未缴纳相应的水资源费。据此,该院依法向县水利局发出检察建议,促使县域内的同类问题得以全面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尔津县检察院检察人员前往禾木景区对游客开展法律宣传。(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另外,团队成员还经常深入牧区,使用无人机对受到破坏的草场进行航拍取证、收集相关材料,通过举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公开送达宣告、召开公开听证会等方式服务阿勒泰地区的生态治理,并在牧区开展宣传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让农牧民群众在偏远牧区也能感受到司法温度。

曾因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被外界所知的可可托海,其实在富蕴县。这里没有“海”,但却有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可可托海三号矿脉。

20世纪60年代,可可托海三号矿脉的稀有矿产品曾用来为国家偿还巨额外债;中国制造的原子弹、氢弹等核试验所用的稀有金属主要来自该矿,为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如今矿脉(遗址)已改造成为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

富蕴县检察院检察人员进行实地排查生态保护时发现,三号矿脉周边种植的绿植大部分因缺水枯萎,灌溉滴管等配套设施损坏,不仅影响该镇区旅游及生态环境,也造成国有财产损失,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蕴县检察院检察人员在额尔齐斯河畔利用无人机取证。(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3年8月,该院就本县域内三号矿脉周边生态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检察建议书召开了公开宣告送达会议。被建议单位表示将认真落实、迅速整改,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支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检察机关。

让“河狸家族”重焕新生

除了雪山、冰川、河流、沙漠、绿洲,阿勒泰还有许多特别的“小精灵”。蒙新河狸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200万年前第四纪早更新世幸存的物种,被称为“活化石”。

布尔根河狸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蒙新河狸数量有162只。

2022年以来,青河县检察院检察人员多次与布尔根河狸国家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一起,深入布尔根河流域,对河狸生存环境等进行调研并签订《合作协议》。两年来,在双方的不断努力下,布尔根河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河狸家族”重焕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7月29日,青河县检察院检察长木合亚提带领第一检察部干警,与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一起,深入布尔根河流域,对河狸生存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两级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大局,探寻文旅发展的法治密码,唱响生态文明的动听旋律,通过陆续开展雪山冰川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活动,全力保护雪山、冰川、河流、沙漠、绿洲、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

“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检察机关高质效办理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让我对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寄予了更高期待和更多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馆员卓娅·巴合提告诉记者,“通过接触了解,我深切感受到阿勒泰地区两级检察机关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狠抓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希望检察机关能够进一步拓宽深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办案领域、延伸公益诉讼触角,完善检察机关调查核实的方式方法,提升公益诉讼案件办案质效,全力守护新疆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