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财报披露落定,南都·湾财社梳理信托行业财报发现,67家信托公司中,有59家披露了年报(已经审计)。从披露的公开财报来看,59家信托公司于2023年共实现营业收入795.64亿元,共实现净利润351.57亿元。

此外,8家信托公司并未公布2023年财报。从公司情况而言,这些信托公司中有处于重组状态者,有处于托管状态者,有业绩出现亏损者,也有设置年报密码的特殊行为者。

信托业务规模增速加快

资产规模连续7季度正增长

截至目前,67家信托公司中,已有59家披露了2023年财报,从公开的财报数据来看,上述59家信托公司的整体经营数据出现下滑。

根据梳理统计,已发布年报的59家信托公司于2023年共实现净利润351.5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95.6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披露财报的信托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363.4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10.76亿元。如果以此数据进行对比,则2023年的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一定的下滑。其中,总营收下降1.86%,总净利润下滑3.26%。

不过由于披露的信托公司存在主体的差异性,因此数据的对比并不能完全反映信托行业2023年的整体情况。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2023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的文章指出,截至2023年4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3.9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9万亿元,同比增幅为13.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到经营业绩方面,截至2023年4季度末,信托业经营收入为863.61亿,较上年同期增加24.82亿,同比增速为2.96%;净利润为423.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1.3亿,剔除特殊情况(如因信托公司股权转让产生的一次性收入和利润等)后,2023年信托公司整体利润较上年小幅增长约2.29%。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于这一情况表示,2022年2季度以来,信托资产规模开始企稳回升,同比增速逆转为正,到2023年末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且增速有逐步加快的趋势,反映了信托业在资管新规以来的转型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8家信托未披露年报
中铁信托设置年报密码

就信托行业而言,对于年报是否披露,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截至目前,67家信托公司中,有8家信托公司并未披露2023年报,有一家信托设置了“年报密码”。

具体来看这8家未披露年报的信托公司分别为北京信托、长安信托、华信信托、吉林信托、四川信托、新时代信托、雪松信托、民生信托。南都·湾财社对于上述8家信托公司进行聚焦观察,以分析其背后的特性。

1、8家信托公司未披露年报的频次不同

上述8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信托、雪松信托、民生信托均为第一次未披露年报;长安信托、北京信托连续2年未披露年报;四川信托、华信信托、新时代信托则已经连续4年未披露年报。

2、部分信托公司处于特殊状态

2023年9月,中融信托发布公告称,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由上述两家公司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委托期限为一年。因此中融信托处于“托管”状态。

2024年1月11日,雪松信托发布公告称,拟于近期开展审计、评估和法律尽调相关工作,并委托中化商务有限公司发布清产核资项目的招标公告。因此雪松信托处于“清产核资”状态。

2024年4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发布了《关于同意四川信托有限公司破产的批复》,同意四川信托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因此四川信托目前处于“破产重组”状态。

2024年5月20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日前挂出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信托”)60亿股股份(100%股权),转让底价为18.51亿元。早在,2022年6月,新时代证券就发布过受让投资者持有的合格信托受益权的处置方案,个人投资者99%签署了转让协议。因此新时代信托目前处于“静待新股东开展新业”的状态。

3、长安信托尚未完成审计

2024年4月30日,长安信托的第一大股东西安投资控股公司发布公告称,长安信托未能按时完成年度审计工作,基于谨慎考虑,西安投资控股公司将延期披露2023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财务报表。

4、部分信托受困于业绩亏损

上海域潇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信托的股东之一,根据其披露的2023年财报,北京信托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6.01亿元,同比增长8.70%,但净利润亏损4232万元,为近10年来首次亏损。

民生信托官网的年报停留在2022年。彼时,民生信托的业绩发生巨额亏损,于2022年录得净利润亏损39.7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8家未披露年报的信托公司之外,中铁信托的年报披露方式不同于59家已经公开披露年报的信托公司。

中铁信托虽然在官网上对外披露了年报,也提供了2023年报文件的下载,但该下载文件却设置了密码。这一举措下,公众投资者并不能清楚了解中铁信托具体详细的年报信息。

官网信息显示,中铁信托是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以金融信托为主营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50亿元,综合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500亿元。中国中铁为中铁信托的控股股东。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中铁信托实现营收10.88亿元,同比下滑40.94%;实现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滑59.25%。同期,其自营资产不良率由期初的7.02%上升至期末的7.74%,同比上升0.72个百分点。

对于上述信托公司年报披露中存在的情况,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向南都·湾财社表示,信托公司不披露年报的情况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并不违规,没有明确的法规对此要求。如需明确信托公司的信披要求,需要金融监管局、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给予明确。

信托行业的年报信披如何看?

针对信托行业的信披情况,南都·湾财社向法律人士寻求咨询,董毅智告诉湾财社,在2005年、2009年,原银保监会和相关监管机关曾出台过相关的信披要求。但在银保监系统进行调整后,上述法规也相应的进行了修订。

董毅智认为,上市公司跟普通信托公司之间存在差异性。信托行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上述未披露年报的信托公司要么出现过风险事件,要么遭受到处罚,在信披及时性上确实存在一定争议。

针对信托信披的监管要求,董毅智律师补充道,应当参照中国证监会以及多个交易所对待上市公司的信披要求,对信托公司进行监管。他指出,如果想要打造一个透明的、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信披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是打造这个资本市场的关键举措。

董毅智律师还表示,监管对于信批的要求,主要就是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这三个方向。相关的机构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尤其是信托公司,本来属于专业的金融机构,其信披应当比其他的上市公司的自律性更强。

此外,董毅智律师还指出,许多上市公司也存在购买信托公司产品的情况,比如此前的中融信托相关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信托公司的及时信息,也是对其他上市公司投资人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能够了解相关的理财产品和投资行为的真实情况和状况,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的状况。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 吴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