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特殊的武将,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心腹,先是救了隋文帝。接着又帮助晋王杨广夺取了太子之位。按理说,他是隋朝两代皇帝的恩人,理应受到重用,享受荣华富贵才对。然而,此人却未能得如愿,他先是被隋文帝除名,后来又被隋炀帝处死。那么,这位倒霉的隋朝将领到底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出身皇室

此人名叫元胄,是河南洛阳人。元胄出身显赫,是北魏皇室的后裔,“魏昭成帝之六代孙”。昭成帝是谁呢?即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也就是说,元胄虽然辈分不低,但他与北魏皇室的血缘较为疏远。元胄的祖父名叫元顺,在北魏被封为濮阳王,父亲元雄在西魏被封为武陵王,北周建立后,降封为公。

正是由于他们与北魏皇室关系疏远,所以在改朝换代时才没有被迫害。据史书记载,元胄“少英果,多武艺,美须眉,有不可犯之色”。北周的齐王宇文宪对元胄很欣赏,“引致左右,数从征伐”。元胄在平齐战争中表现出色,再加上宇文宪的提拔,所以很快就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宇文宪死后,元胄又投靠了杨坚,并成为其心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挽救杨坚

杨坚奉命入宫之前,第一个召见的人就是元胄,接着是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卧内”。在矫诏辅政后,杨坚让元胄执掌宫内的禁军,同时负责保护自己。当时,赵王宇文招深知杨坚将要篡位,于是在府内设下“鸿门宴”,邀请杨坚前往。宇文招将杨坚引入内室,“左右不得从,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元胄发现宇文招图谋不轨,就起身对杨坚说:“相府有事,不可久留。”杨坚还未开口,宇文招就呵斥道:“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元胄并未退下,他“瞋目愤气,扣刀入卫”。赵王宇文招说自己口干,“命胄就厨取饮”,元胄不为所动。此时,滕王宇文逌来了,杨坚降阶相迎。元胄趁机与杨坚耳语,“因扶高祖下床,趣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因言被杀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对元胄进行了封赏,“进位上柱国,封武陵郡公,邑三千户”,“拜左卫将军,寻迁右卫大将军”。有一次隋文帝对群臣说道:“保护朕躬,成此基业,元胄功也。”之后,元胄历任灵州总管、右卫大将军等职。晋王杨广也极力拉拢元胄,“每致礼焉”。在废掉太子杨勇这件事上,元胄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然而没过多久,隋文帝发现元胄与被废的蜀王杨秀勾结,于是将元胄除名为民。隋炀帝即位后,元胄也没有得到任用,他对此十分不满。当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坐事徙岭南”,将军丘和也因罪被废为民。元胄对丘和说:“上官政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接着,他又拍着自己的肚子说:“若是公者,不徒然矣。”没想到丘和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杨广。结果,元胄被隋炀帝处死,上官政被任命为骁卫将军,丘和担任代州刺史。

参考资料:1.《隋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