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4929篇文章

碘在人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环境获取,也就是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取,而我国大多数居民的饮用水和日常食物碘含量低微,远远达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需碘量。我国大部分省、市环境普遍缺碘,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较广泛和严重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身体每天需要的碘从哪里来?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日碘推荐摄入量:1岁-10岁为90微克,11岁-13岁为110微克,14岁及以上为120微克,孕妇为230微克,哺乳期妇女为240微克。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每天摄入量。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每天从饮用水中获得的碘约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碘为25-50微克。如果不特意增加富碘食物,则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获得的碘都无法满足人体所需。

目前,常用的补碘方法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方式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在选择补碘方式时,可首先考虑食用加碘食盐及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根据碘缺乏的程度,可以给育龄妇女、妊娠妇女和哺乳妇女等人群加服碘油丸。

(二)补碘最基本、最好的方法是食用加碘食盐

碘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且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持久,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通过食用加碘盐这一公共卫生举措,可以达到纠正碘缺乏、消除碘缺乏病的目的。自从1996年我国施行普遍食盐加碘以后,情况就有了很大改善,碘缺乏病如今已经很少。

由于我国大部分环境普遍缺碘,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所以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加碘盐并不是补充一段时间就够了,仍需要长期食用,否则碘缺乏病仍会“卷土重来”。

(三)生活在海边的居民还需要补碘吗

生活在海边的居民经常使用含碘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是不是就不要补充碘了?其实,沿海地区居民也可能存在碘缺乏。在上海、福建、浙江、辽宁4省市开展的一项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显示,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食用频率并不高,食用量也较少。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有84.2%来自碘盐,来源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来自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未加碘食盐,那么九成以上居民的碘摄入量将会低于推荐量。因此,沿海地区也需要普及碘盐,以保证居民碘摄入量,降低碘缺乏的风险。

(四)如何判定身体到底缺不缺碘

对于个人而言,只要坚持食用碘盐,就不用担心碘缺乏问题。通过膳食碘摄入量估算,正常食用碘盐完全可以满足健康成人120微克的每日膳食碘的推荐摄入量。身体到底是否缺碘,还可以通过尿碘检测来判定。不过,采集一次尿样检测尿碘,很难正确判断个体碘营养水平,最好是间隔一定天数至少收集3次随机一次尿样进行测定,再根据动态观察结果判断碘营养状况。如果多次检查发现尿碘不足,应及时就医。

(五)特殊人群如何补碘

对孕妇来说,对碘的需要量相对一般人要多一些,除了日常的碘盐,每周再食用两三次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量相对较高的海产品。

婴幼儿期最好的补碘途径是通过母乳喂养,从母体得到足够的碘以保证婴幼儿生理需要,只要供给母体足够的碘,婴幼儿发育不会受到影响。

(六)正确保存与食用碘盐

1.包装标志

购买碘盐时,要认清包装和标志,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

2.盛放器皿

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避光的瓶或有盖的陶瓷罐等。

3.摆放位置

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

4.摆放时间

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5.食用方法

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油锅里煎炸。

(七)哪些人不宜吃碘盐

甲亢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可遵照医嘱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生活在高水碘地区且尚未改水的居民,每天从饮水和食物中已经获得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也可不食用碘盐。

(八)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是否相关

近年来,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一方面与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另一方面,群众就诊率和健康体检率明显上升,特别是高分辨率B超和细针抽吸细胞学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有关联。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王海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