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是我党一直坚持和提倡的,从第一代领导班子开始,反对浪费和奢靡的观念从未改变。以毛主席为例,毛主席一生节俭,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尤其是在建国之前。

1949年3月,毛主席路过石家庄时,发生了一件趣事,时任华北军区补训兵团司令的孙毅听闻毛主席将莅临视察,大张旗鼓摆了一大桌子菜,而且,样样都是普通人平时吃不起的珍馐美味,本以为可以借此出出风头的孙毅,不曾想却弄巧成拙,不仅让毛主席感到不悦和尴尬,还对他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告诫孙毅千万不要学李自成入京,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那么,整个过程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孙毅又是何许人也?其实,从孙毅的平生或许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毅,中共历史上的名将,原本是河南旧军阀部队里的一员,后改弦易帜,加入到北伐大军之中,期间,也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凭借作战勇猛和独特的“胡子拉渣”的形象,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投奔蒋介石后,在看到国民政府领导下的老百姓生活并没有起色,不久之后,在好友赵博生的开导下,毅然决然加入了当时弱小的中共红军,决心为全民族的解放和利益奋斗。

孙毅的这种觉悟,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崇高的,抗日战争开始后,孙毅在1934年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当时的毛泽东,由于遭到党内异见人士的排斥而郁郁不得志,考虑到毛泽东是中共领导层的核心人物,孙毅自告奋勇担任起了毛泽东在驻地的警卫队长。

在孙毅驻地的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对孙毅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只要一有空,毛泽东一定会去找孙毅闲聊。有一次,毛泽东与孙毅聊家乡时,后者告诉毛泽东,河南出了个大太监李莲英,毛泽东笑笑说,李莲英这个人一生为封建势力服务,最终落下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穷苦出身的孙毅哪里懂历史,甚至都没有完整读过几年书,每次与毛泽东聊天,孙毅总是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他从未听说过的故事和经典,时间一久,孙毅也就慢慢被毛泽东渊博的学识所征服。

1935年,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的失利,使得留在南方山区的红军主力不得不开始了艰苦且著名的长征,孙毅的部队也不例外,作为被蒋介石“重点关照”的对象,孙毅的处境愈发艰难。

在长征途中,德国顾问李德得知孙毅曾经是军阀和蒋介石的部下,所以,对他态度很是恶劣,后来,甚至发展到不允许孙毅骑马赶路的地步,面对这种无理的歧视,众人心里都对孙毅充满了同情,而孙毅本人倒也乐观,一路上尽心尽力,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不仅如此,孙毅的个人魅力还感染到了周围的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部队即将抵达贵州遵义时,孙毅被赋予了“国家政治保卫团”参谋长的职务,虽然听起来很气派,实际上,这个职务没有任何权力,对于这样的任命,孙毅也乐于接受,用他自己的观点来看,不管是不是参谋长,革命工作还是一样干。

红军胜利会师后,孙毅被调往115师积极从事后勤和宣传工作,在与聂荣臻共事期间,孙毅总是主动揽下最辛苦最危险的任务,他深入基层,宣传中共的抗战思想和方针,为部队招兵买马,训练士兵......

在聂荣臻麾下,孙毅因为长期的忘我工作,导致了身体健康出现了状况,乃至在岗位上晕倒,好在,被其他同志及时发现,聂荣臻虽然很佩服孙毅的工作态度,却还是强制性的要求他休息调养好身体。

在养病期间,孙毅再次收到了上级部门的调令,这一次,他将前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任职,孙毅被任命为第二分校的校长,专职负责为党中央培养年轻的骨干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校里,孙毅永远是最严厉和最有特点的那个人,当时, 身为抗大校长的他,要求所有男学员剃光头,穿戴整齐。这样看起来很简单的指示,却引来了一片质疑,“校长可以留胡子,为什么学员就一定要剃光头呢?”。

面对如此之多的不满和质疑,孙毅默不作声,为了做出表率,孙毅忍痛割爱把蓄了多年的胡子全部剃光示人,这一次,再也没有人对他指手画脚,所有人都坚决服从孙毅校长的命令。

此事发生后不久,一次孙毅授命前往聂荣臻处汇报工作,聂荣臻看到没有了胡子的孙毅简直令他大吃一惊,甚至有些认不出来,正当聂荣臻疑惑之际,孙毅笑着把事情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引得聂荣臻哈哈大笑,不过,后者还是建议孙毅把胡子蓄起来,不然,也太影响他的形象。

此事之后,孙毅又重新留起了他标志性的大胡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年底,在外面辗转了7年之久的孙毅奉命前往延安学习,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延安,他立刻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汇报这些年来在外面的工作情况,随后,也很快收到了主席的回信,毛主席对他这么多年的工作表示了认可与赞美,并且,希望他在延安学习期间能够始终如一,发挥自己的长处,等到毕业之时将亲自与他会谈。

又过了不到一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感觉如释重负的孙毅,终于也从延安成功完成了学习任务,本想着能够与毛主席见上一面,却得到了毛主席即将前往重庆谈判,而他自己也将离开延安,前往冀中地区走马上任的消息。最终,两人还是没能在革命圣地见面。

不久之后,谈判破裂,虽然中共一再忍让,极力阻止内战,可是,疯狂的蒋介石全然不顾民族大义,在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后,悍然对中共根据地进行了全面进攻。

1947年,在石家庄战役开始之前,朱德总司令在冀中进行了短暂的逗留,不仅仅是视察工作,更多的还是看看干部履职情况。

在石家庄,朱德与孙毅见了面,不过,很显然朱德对于孙毅未能体察民情、了解实际情况一事耿耿于怀,甚至有些不满。察觉到自己工作失误的孙毅,当即表示要改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过后,孙毅带着人马跟随朱德亲自下去检查了解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孙毅被朱德老总的细致和亲和力所折服,多年前,他曾与毛主席共事时,从后者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现在又在朱德总司令的教导下,学到了重要的一课。

1949年1月,孙毅带领人马进驻石家庄,并担任了华北军区补训兵团司令员一职,2个月后,得知毛主席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途径石家庄时,孙毅很紧张,一方面,他与毛主席是多年前的战友;另一方面,毛主席又是自己的上司和领导。

基于如此,为了在主席面前出出风头,孙毅下令搜集山珍海味如驴肉、老白干等,以便招待毛主席一行人。本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的他,万万没想到,上了餐桌的毛主席一看到如此丰盛奢侈的正餐,语重心长地对一旁的孙毅说到:“我们要进入北平了,但是,今天我却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曾经在中国历史上风光过后很快就堕入深渊的人,他就是李闯王,他只当了18天皇帝就退出了北京。我们千万不要当李闯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一番话说的孙毅哑口无言,或许他已经明白了主席话里的真正意思,一旁的周恩来也看出来了主席的心事,旁敲侧击地提醒了孙毅几句。

对此,孙毅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件事办得确实不理想,不由得感到十分羞愧,同时也被毛主席和周恩来的高风亮节所彻底折服,在石家庄的餐桌上,孙毅又学到了对自己前途大有裨益的一课。

此事发生在开国大典之前3个月之内,毛主席一行人离开后,孙毅马不停蹄开始加班加点工作,他一边训教学员,一边关注着北平方面的新闻和动向,到了建国典礼那一天,孙毅带着华北军区的学员们迈着雄壮的步伐骄傲地走过了天安门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孙毅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走完了他人生中最为光辉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来到1955年,这一年,党中央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授勋仪式,按理来说,像孙毅这样弃暗投明并且在整个革命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将军,评个“上将”军衔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然而,在正式授勋前,孙毅写信给毛主席,告诉了他自己真实的想法,孙毅认为,自己从事的大多是培训新人与后勤宣传这种简单容易的工作,与前线那些奋勇杀敌,出生入死的同僚们比起来,实在是羞愧难当。

毛主席当然也知道孙毅的想法,不过,考虑到孙毅确实出力颇多,于是,便给他评了中将军衔,也算是安慰平衡他不安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