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

毛泽东不仅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从他不同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革命进行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

本文开头的诗句是毛主席《七律·忆重庆谈判》的上半阙,来自他1945年在重庆谈判期间的感受,于1946年创作于延安并发表。

重庆谈判,是抗战结束后我国的第一件大事。

当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关于中国的未来会怎样发展,其实就是看国民党与共产党两大政权,谁能真正带给人民幸福。

作为当时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蒋介石自然想独占抗战的胜利果实,建立起独裁统治。而毛泽东和他所代表的共产党,自然成为了心腹大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谈判

从抗战结束前的1945年1月开始,他就一直在对中共武装力量百般刁难,国共之间的氛围一度剑拔弩张,随时可能开战。不过,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尽管实力占优、兵力对比差距悬殊,蒋介石还是不敢发动内战,"中国人打中国人"的骂名,至少那个时候他还不愿意背上。

况且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兴奋之中,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于是,经过一番思量,国民政府制定了一套"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策略的第一步就是谈判,至少要做出一份有诚意邀请对方来谈判的样子。

所以,蒋介石于1945年8月底三度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拉起了一面"和平加民主的大旗",在电文中,他对毛泽东说道:"大战刚刚终结,内战尽可能要避免。深望足下可以体念国家之艰难,悯怀人民之疾苦,勠力同心,建设和平民主的国家。"

而在毛主席看来,蒋介石将中华民国首都迁往陪都重庆后,国军的一系列所作所为,如"五子登科""三洋开泰",还大肆搜捕进步人士,让百姓怨声载道、哀鸿遍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国军把魔爪伸向了人民,而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一直在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着想,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拥民爱民。以人民为中心,国民党和共产党毫无疑问,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上,这才有了本文开头毛主席用来抒发感情的那首诗。

所以,毛主席很清楚,谈是不可能谈的,蒋介石的这一招只是缓兵之计而已,国民党军巴不得除掉我党而后快,但是,和平乃大势所趋,如果拒绝赴约,恐怕会留给对方以"破坏中国和平进程"的把柄,如此重要的政治筹码,毛主席当然要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思前想后,中共中央做出决定:重庆这一趟,非去不可。

哪怕对方只想让毛主席当个所谓的省长,至少也得让和平建国的进程正式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其实,在动身前往重庆前,我党高层对于此次谈判做出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以蒋介石反复无常、出尔反尔的作风,毛主席可能会被扣押在重庆。

尽管迫于国内外压力,蒋介石不敢把毛主席怎么样,但一旦成真,无疑会对于我党的革命前途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毛主席后来自己回忆这段日子时还打趣道:"我都做好了在重庆蹲班房(坐牢)的准备了,那样我还正好有时间多看看书,也能做点别的事。"

而根据后来披露的《蒋介石日记》中,我们也能够看出老蒋的心路历程,他的确有过扣押毛主席的想法。只不过,当时我国面临的局势不仅仅是关不允许他这样明目张胆地破坏国共双方表面上存在的和谐。

不过,对于这次谈判,我党所做的准备,比国民党要充分太多。从政治诉求到人员安排,都做到了滴水不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周恩来抵达重庆

首先是试探对方的诚意。

在毛主席一行人启程赴重庆之前,中共中央曾根据我方对谈判的展望发表了《对时局宣言》,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实施六项措施以展现和平的诉求,这六项措施包括:

1、承认解放区的民选政府和抗日武装力量;
2、坚决对汉奸进行严惩;
3、解散各地残留的伪军势力;
4、公平合理地整编军队;
5、承认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党派合法地位;
6、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人物会议,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

只看内容,这六条内容都是没有任何私心、一心一意为了和平建国而考虑。

而蒋介石在日记中却表示:"皆应留有余地,而不加以正面拒绝,但须有确定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根据国民政府对此的回复,我党自然清楚,对方组织的这次谈判根本就只是一个幌子,是为了给此后的内战拖延时间,顺便再找一找我党的把柄。

而如果毛主席不去,就是留给对方占领"道德高地"的活靶子。更何况,我党一直以来都是致力于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的和平,达到民主建国的目标。于是,最重要的应对方案定了下来:必须要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正因如此,我党的谈判方案就更应该把一切问题都考虑周全,为了能够达到和平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还做出了一系列让步措施,拿出了极具诚意的基本意见方针。

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对于形势的预判是这样的:

"中国的国内形势,美国和苏联都虎视眈眈。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海军不登陆,他们表面上是让中国自己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是都想插一手。
他们不希望我们打内战,而这种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的。他如果真想胜利,就必须要以和平的名义和方式解决问题。所以重庆谈判是可以和必须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既然去,那么主席的安全问题就是头等大事。

在8月25日收到蒋介石的三封电报后,中央政治局的七位同志以及从重庆赶回来的党代表王若飞召开会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由周恩来与王若飞陪同毛主席一同前往重庆。

而在重庆期间,身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周恩来亲自主抓毛主席的安保工作。同时,为了保证毛主席与延安的通讯联系,周恩来还协调了整个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让办事处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做好保密工作打消一切可能造成危险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

正是周恩来的事无巨细,把安保工作做到了极致,才在毛主席身处重庆的43天内确保了万无一失。

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表示:"如果我被蒋介石扣押了或者杀了,就由刘少奇同志替代我的工作。"周恩来的超强业务能力,没有让这一切发生。

而且,毛主席在动身前,建议中央书记处增补彭真和陈云二位同志为候补书记——因为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委员都不在,所以彭陈二人候补进入书记处,政治局依然能保证5人的法定会议人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45年8月28日,在将一切安排妥当后,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一行人,从延安飞抵重庆。为期将近两个月的重庆谈判,即将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周恩来抵达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