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元一双的运动鞋,你说是防止攀比?”

“学校‘强制’购买?”

网上疯传视频的评论区下,全是家长数不清的疑问和感叹,用攀比的行为来制约攀比,不免让人哑然失笑。

看着手中学校的“问卷调查”,没有一个家庭的气氛是平静的,填写简单,后续不免多思多虑。

这从2024年5月7日开始就发酵的事实,至今余温难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语激起千层波浪

2024年5月7日,安徽省淮安市一家长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迅速得到了各大网友的纷纷响应。

“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小学发调查问卷拟统一购买600元一双的运动鞋……”的字样清晰可见。

孩子不过小学生,系统的上学模式还都未熟练,就要开始交费了?

义务教育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人有学上是大家的心之所向,可是孩子背后的家,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家庭教育不同,父母观念不一,经济状况难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自然也就随之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状态。

其中,不乏有名牌加身的“小公主”、“小王子”,可一眼望去,更多的是像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都是同龄,见到的世界却很是参差,这都是些一时间无法改变的硬性条件,孩子又有什么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无绝对,着实有一些孩子的思想观念上下波动的厉害,认为贵的就是好的,一切商品都是明码标价。

可现实世界的校园里,学生统一校服穿搭,首饰更不用说,能够展示自己个性的除了老师和家长看中的成绩,也就仅剩头发和鞋子。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校明文规定不许留长发,摆在学生面前的选择又少一项,唯剩下鞋子

有些对比也在情理之中,但也不宜太过离谱,毕竟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其余外在的不过都是锦上添花。

有些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是买什么穿什么,但这样的乖巧并不能代表所有人,选择上千元鞋子的大有人在。

一则是家庭实力,一则是父母宠爱,或许孩子身处其中并未觉得有哪里不妥,这都是个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孩子尚在蓬勃的生长期,心理活动不免来回跳动,下意识的对比总归是难以避免的。

为什么成百上千的鞋子同学说买就买,自己磨破了嘴皮只不过得来一句“不懂事”的指责,这着实不公平。

无力反抗不免更是心伤,潜意识得不到满足,流露出来的执念和期望便逐渐的走向了攀比。

注意力就此转移,学习还谈说什么成绩?

这样的“歪风邪气”是应该被制止的,但人的思想往往都不受自己的控制,令许多家长和老师头疼不已。

针对于此,大家想了不少的对策,实施起来是困难的,如今竟有统一在校鞋子的问卷调查,当然应该大力支持。

这几乎是所有家长看到问卷的第一反应,可定价600元让人不禁发问,这是在消除攀比还是助长气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歉难消滚烫热度

问卷调查白纸黑字,红色的显眼公章很难让人怀疑其中真伪,学校这是在通知家长购买?

统一着装确实能够有效的消除孩子的攀比心,但600元定价已是普通家庭的一笔重担。

看似简单的选择,同意无需多言,不同意就需要填写相关意见,价格首当其冲。

说是征求家长的意见,可有时候实话实说是困难的,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差,谁都不想自家的孩子受委屈。

有家长担心在选项面前打了“×”,孩子在学校里会不会受到指点,若是最后少数服从多数,不外乎无用功。

大家做的所有工作,只为孩子安稳的学习和生活,若是因为选择失误而让孩子们受了委屈,可谓是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家长表示给孩子买鞋平均在一百元到六七百元不等,但普遍高价是没有过的。

毕竟孩子在中小学期间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刚买鞋子不久,就需重新购入,有钱可不是这样花的。

视频下面的评论区被众多学生家长的言语顶满,收没收到问卷调查,并不妨碍各位发表意见。

此事很快就传到了相关学校老师的耳中,给出的解释只是为了人大代表的某个议案做调查,攒数据。

言外之意,并无强制家长出钱购买的意思,不满意就打不满意,如实填写相关意见便好。

这份问卷调查仅限于个别学校、部分班级,可说是这样说,家长心里还是不免打鼓。

评论越多,疑问随之层出不穷,相关媒体“嗅”到了爆点的味道,随之采访相关部门,事态进入白热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教育局就此被惊动,针对相关学校分发的问卷调查展开了详细询问,随后的表述带有歉意。

“问卷中600元的价格是我们的失误。”

当地关于中学生穿着问题进行了一番调研,发现同学间似有若无的攀比,尤其以鞋子最为突出。

综合各方数据来看,鞋子的价格平均是在600元左右,这样的结果被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当做“定价”写进了文件里。

办事效率确实高,新鲜出炉当即分发给部分学校,“中学生”成了“小学生”,并无人发觉异常。

不想取样还没有结论,各位家长的情绪却被点燃了,造成如今局面,实在是意料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市教育局装备科负责人对此深表自责,表示目前这项调研工作已经全部取消,先前的数据亦是一概不能用。

可事情发酵至今,话题无限延伸,早已不再是当初简单的600元统一学校运动鞋一事了。

关于孩子教育、心理、叛逆期等各个词汇开始争相出现,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可现代社会的诱惑太多,纷繁杂乱的信息源无端袭扰着校园的宁静。

攀比之心不可有,但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稳住本心,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