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小饭馆里,邻桌一对母女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女孩应该是读初三。妈妈叮嘱女孩中考临近,学习要抓紧,不然考不上高中,也上不了大学。

女孩不出声,低头扒拉着饭,明显情绪很不好。妈妈又提起隔壁孩子如何勤奋。

女儿终于忍不住反抗了:“我已经很努力了,你还想我怎样?”说完,丢下碗筷冲了出去。

这样的场景,不少家庭里应该都发生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校里,中考的压力让每个孩子都喘不过气。

回到家里,父母的期望更是让这份压力倍增。

父母该如何在压力与期望之间找到平衡呢?

01

给孩子减压,不要加压

中考,是孩子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参加中考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身心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中考的临近,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父母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忽视或错误引导,可能会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放松是成功的秘诀之一。当你放松时,你的身心都会更加和谐,你的思维也会更加清晰。

关键时候,父母要给孩子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减压的前提,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

曾听到这样一组暖心的亲子对话:

“宝贝,感觉你今天有点累,早点休息吧?”

“妈妈,我有点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

“你觉得考不好会怎样呢?”

“我怕自己被人看不起,怕老师失望,怕你失望。而且考不好,我可能就上不了高中,读不了高中,我都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

“即使考不上高中,妈妈也不会对你失望的。那你就留在妈妈身边,不用那么辛苦,也挺好啊。”

“真的吗?”

“当然,妈妈知道,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除了考试分数,你还有一些自己的优势啊,比如,你认真努力的态度,你持之以恒的决心,你还有很强的绘画天赋,这些都比分数重要得多。”

“可是,要是没考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只需要尽自己的努力就好,无论什么结果,妈妈都会跟你一起面对的,放心吧。”

“妈妈,听你这么说,我觉得好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的几句话,消除了孩子的顾虑,孩子感受到了,无论什么结果,背后都有妈妈的支持。

这位妈妈成功地帮孩子排解了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这种做法堪称教科书式的范本。

有些父母看起来是在给孩子减压,孩子听了却感觉压力更大。

前天就有一位家长向我述说了她的烦恼:

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老师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最近几次考试成绩不稳定,孩子感觉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考不好,很焦虑。

妈妈就安慰孩子说;“你成绩那么好,肯定能考上的,别担心,放轻松点,正常发挥就行,妈妈相信你能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听后,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接下来的几天,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更焦虑了。

这位妈妈就很困惑:我一直安慰孩子来着,没有给孩子施加压力,可是孩子还是很焦虑。

这话听起来好像满是信任和支持,但仔细一想,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其实是:你一定要考上!

孩子只是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而家长给的是一个空洞无力的结果,无形中更加增添了压力。

面对孩子的各种担心,父母要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

02

放低期待,多元选择

中考,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次大考,相当于走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的前途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