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前方和蒋介石谈判,后方的一场大仗悄然展开。蒋介石在谈判的时候派出重兵企图偷袭我解放区,结果29名国民党将军成我军俘虏。

一、谈判期间“搞小动作”

日本投降后,阎锡山以接受投降为由迅速出兵占领晋东南地区,随后在此地集结了将近四万兵马防守。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又派兵向解放区进犯。

晋东南地区曾经是我军北方局所在地,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国民党方面对此地长期虎视眈眈。

1945年8月中旬,阎锡山命令第19军、第61军一部和部分伪军共1.7万人入晋东南地区,占领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以及被人民武装包围的长治、长治、屯留、壶关等县城。

阎锡山进驻长治后,蒋介石又从西南、西北地区调集了大批部队向华北、华中、华南解放区进攻。得知消息后,不少人都担心毛主席的人身安全,面对众人的忧虑,毛主席表示

“前线打的越好,我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随后我军开始大举反击,上党战役打响。当时我军集结太行、太岳、冀南军区部队主力3.1万人和5万民兵部队参战,刘伯承和邓小平1945年时正在晋冀鲁豫军区工作,接到命令后二人迅速进行战斗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在上党地区负责防守的是阎锡山的下属史泽波,他带领38000多人在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构筑防御战场,使用的还是美式装备和日式装备,弹药非常充足,再加上长治城易守难攻,这块骨头不好啃啊!

接到八路军出兵反击情报后,史泽波迅速反应,在长治城周边部署了3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营,共计1.1万人,又派出第2纵队和一部分伪军约2000人镇守长治。

随后,史泽波在屯留、襄垣、潞城、壶关一线安排了第6纵队和伪军部队配合主力部队守备,平均每城都有千余人。史泽波命令部队利用日军遗留下来的堡垒构筑工事,在长治地区构筑了坚固防线。

相比于阎锡山装备精良的部队,八路军在上党战役中调集的太行、太岳、冀南三个军分区的主力部队,在装备上缺少竞争力。这些抗战老队伍的装备、人员长期不足,全军区只有6门山炮,不仅缺少枪支,还缺乏弹药,许多新兵只能使用刀矛作战。

对敌侦察结束后,刘伯承和军区首长开始制定战斗计划。对上党地区守军的情况经过分析后,刘伯承决定分三个阶段展开战斗。按照计划,第一阶段我军解放长治外围长治、屯留、壶关、潞城、襄垣五座城市;第二阶段我军合围长治,开始围点打援;第三阶段解放长治追歼逃敌。

制定好战斗计划后,晋冀鲁豫军区指挥部于9月7日向各作战部队下达作战命令,决心以太行、太岳和冀南各部队发动上党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刘伯承安排太行纵队担任主攻,全力攻击屯留和上村据点;太岳纵队、冀南纵队和一些地方武装担任阻援任务,分别从各个方向阻击阎锡山的援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