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岁的刘先生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血压升高,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别人都是高压高,但他高压正常的,偏偏是低压升高,刘先生问医生,医生,我这能叫高血压吗?

医生说,当然是,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看高压,这是不对的,血压有两个数值,一个是收缩压,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高压,一个是舒张压,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低压

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只要一个升高超过正常上限,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刘先生虽然高压是正常的,但是低压却超过了正常的上限值,所以当然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只有低压高,而高压却不高呢?

第一,中青年更易出现低压高,但高压不高的现象

高压减去低压,得出的数值就是脉压差,脉压差越大,往往代表动脉的弹性越差;而脉压差越小,则反映动脉的弹性越好。

对于中青年人群而言,他们的动脉弹性往往是比较好的,舒张压就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由于血管弹性好,所以回缩时产生的压力更大,自然舒张压也就越高。

所以,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出现低压高,但高压不高,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出现高压高,低压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缺少运动、精神紧张、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均容易导致低压更高,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通过升高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引起以“低压高”为主的高血压。

大家很容易可以发现,其实中青年人群更易有上述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以他们舒张压升高更为明显。

对于高压高,大家往往很重视,毕竟高压的数值更高,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比如一个患者的血压是180/100mmHg,大家紧张的肯定是180,而不是100,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患者的收缩压正常,而仅仅只是低压高,那么更易被忽视,也有很多人,即便低压升高,但他们也丝毫不认为自己有高血压。

由于忽视,导致这些低压高的高血压患者根本不愿意吃降压药

问题来了,低压升高,到底危险不危险,要不要吃药呢?

在我看来,只要确诊为高血压,就要积极控制好血压,无论是高压高还是低压高,还是两者都高,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治疗高血压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口服降压。

生活方式改变,主要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坚持运动,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放松。

有些低压高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发现自己的血压已经正常了,这个时候,可以动态观察一下血压,可以先不服药。

可如果观察一下,发现血压还是不稳定,还是会波动,就建议服药治疗了,2020版《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在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普利类”(ACEI)/“沙坦类”(ARB)药物以及“洛尔类”药物的疗效要优于利尿剂与“地平类”药物(钙拮抗剂)。

还有些低压高的患者,已经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病、中风等疾病,即便只是罹患了其中的一种,也建议要服药治疗,这个时候单纯改变生活习惯已经不利于病情控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