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为庆祝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20周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市红十字会与四川省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你好,志愿者》宣讲会在成都举行。8名志愿者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真实故事,现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精彩的讲述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名观众。

即日起,封面新闻联合四川省红十字会推出《你好,志愿者》系列讲述,通过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分享8位志愿者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志愿者汪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露 心佑工程团队-护理部副主任

汪露自述

我是汪露,现在是南医大二附院心脏外科护士长,我从2014年就在“心佑工程”团队了,我自豪地觉得自己是创始人之一。

命运的改变其实是悄无声息的,2014年一个平常的日子,一件平常的事,成为改变我工作日常,也可以说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2014年,南医大二附院附近一个小饭馆的老板娘找到我们,说她饭店员工的孩子辰辰有先心病需要手术,孩子现在9个月,特别瘦小,她也知道如果不手术孩子可能就没了,孩子的父亲因为承受不起打击,已经找不到人了。老板娘说自己有2万元积蓄,能不能给这个员工的小孩手术。这个情况的患儿至少五万,但面对这个孩子,我们无法拒绝,后来的结果很好,医院免除了费用,这个小孩得救了,他现在已经是健康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事情没有就这样平淡地过去,因为我们知道和辰辰一样的孩子一定还有,于是专门救助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先心病患儿的“心佑工程”就这样诞生了,10年来,我们去到上百个县市乡镇,行程超百万公里,筛查超15万人,救治了超过1700名先心病患儿。

作为护士长,在心佑工程项目中,我更多的还是在医院。筛查可以说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我们团队的筛查医生为了能更及时的找到病患,还在基层医院做了500多场科普讲座,培训了上万名基层医务人员。

对于整个心佑项目而言,最辛苦的是外出筛查,因为我的工作基本还是在后半程,只是跟着去过几次,就体会到了筛查的辛苦。

在青海省海东市一个县城筛查的时候,他们从上午9点一直干到下午4点,我过去送水的时候,一个同事和我说很想念医院的心超室,不是因为舒适,而是因为氧气充足。那天他完成了300多例检查,这是我们在医院工作十倍的数量。

我亲自告知过患儿可以得到免费手术,那时我就是他们眼中生的希望。

我身边的人都说我做了件了不起的事,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心佑工程中获得了什么。如果没有心佑工程,我就是个普通医务工作者。因为心佑工程,我看见了自己平凡的工作也能让生命重生,我感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