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期所白银期货所有合约一致封8%涨停板,盘中虽有短暂打开,但很快重新封上涨停板,其中沪银2408合约收于8211元/千克,创2013年以来新高。当日黄金走势亦强劲,伦敦金盘中突破2430前高,沪金2408合约周一最终收于578.84元/克。

白银罕见涨停,行情不确定性将显著增强

南华期货有色分析师夏莹莹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贵金属的强势并非偶然,在4月下旬贵金属启动回调后,于五一劳动节后重新回升,呈现V型反转走势,其中白银走势强于黄金。5月17号夜盘伦敦白银在开盘强势向上突破30美元/盎司关口后加速上行,同时带动国内白银价格刷新高,金银比有所回落。

本轮白银强势,不仅因技术层面突破后资金加速入场,还在于宏观面与基本面的共振利多。此前伦敦金价格已于3月1日突破历史新高。

从资金面上看,上周五夜盘沪银期货与COMEX(纽约商业交易所)白银期货在突破阶段,呈现成交与持仓双双放量。截至上周二的CFTC(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持仓报告显示,COMEX白银市场多头投机资金在此前一周已有提前布局。

从基本面上看,光伏用银需求前景良好,根据世界白银协会预测,2024年光伏用银将超过7200吨,年增速20%。我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和消费国,白银需求并未因近期银价上涨而呈现负反馈,国内上期所白银期货以及金交所白银库存继续下降,反映国内需求的强劲。白银价格的快速上涨,中短期仍难以影响到强劲的光伏用银需求量。

从全球交易所白银库存角度看,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的白银库存整体都进一步回落;COMEX白银库存则呈现上升态势,但仍无法流入国内市场,整体银锭进口窗口仍未打开。

从宏观面上看,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重新升温,且短期无法证伪9月降息预期,为贵金属上涨提供良好的宏观上涨环境支持。此外,国内推出超长期国债、房地产托底政策等消息,改善金融市场情绪;周边资产纽交所铜逼仓现象,亦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市场做多情绪。

一德期货贵金属分析师张晨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近期海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回升是贵金属价格强势的主要原因。上周公布的美国4月物价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基本形成了“维持利率不变+等待通胀回归”的共识,助长了市场的乐观情绪,预计本轮贵金属牛市将至少持续到美联储首次降息落地。

资金面上,白银也获得了投机基金的青睐,近期主导3、4月反弹行情的投机资金出现了明显返场迹象,纽约期货交易所白银总持仓升至19万张之上,为年内新高;纽约期货交易所黄金总持仓升至54万张左右,也接近年内高点,这支撑了当前的上涨行情。

对于当前贵金属的强势行情,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首席研究员王彦青认为,当前贵金属消息面相对清淡,尽管消息面部分信息应施压盘面,但贵金属呈大幅上涨的态势,表明贵金属市场行情短期由情绪主导。近期贵金属市场行情走势的基本面支撑较为匮乏,贵金属连续的上涨或正带动更多资金的参与。在当前阶段,行情中非理性的成分居多,因此行情的不确定性将显著增强。

不过夏莹莹指出,基于贵金属货币属性增强、美联储货币政策将进入到降息周期,地缘政治风险下避险需求上升,不过风险点在于美联储短期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但预计整体利空风险较为可控,因此从中长线角度仍看多贵金属行情。

“近期白银在向上突破后,整体上涨趋势或更加顺畅,但短线仍需谨防多头获利回吐带来的回调风险;伦敦金则需关注能否站稳2430美元/盎司上方,方可进一步上行至2500美元/盎司一线。”夏莹莹表示。

银价上涨之际,铜价已升至历史高位

5月20日,国际铜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一度触及涨停价79670元/吨,创出国际铜期货2020年挂牌上市以来最高水平,收报78570元/吨,上涨5.52%;沪铜期货主力合约创出该合约上市以来最高,收报87670元/吨,上涨5.26%。

国信期货首席有色分析师顾冯达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上游资源品强势带动整体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背后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环境、传统旺季预期及游资豪赌国际战略大宗资源品利好题材叠加共振推动。

展望后市,5月-6月作为我国实体产业传统消费旺季高峰期转弱的敏感时点,当前我国传统消费旺季下游及终端旺季成色不足,然而大宗商品上游资源品的“畸形繁荣”仍在上演,铜价的上涨已明显脱离基本面,因全球产业刺激政策发力及资本抱团避险逼空铜等有色金属上涨驱动正愈演愈烈,短期沪铜在外盘带动下快速突破83000元/吨及85000元/吨附近阻力位后,更上方直面9万元/吨大关的强阻力,未来需要持续警惕大宗原材料市场过山车式行情异动。

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团队认为,国内地产利好政策叠加美铜异常的资金交易行为,刺激铜价创新高。参考美铜创新高后局部获利了结的交易表现,沪、伦铜在刷新历史高位后同样面临着多头分散式止盈回落的压力。

建信期货有色金属团队指出,当前COMEX市场出现的铜逼仓主要是局部交割品短缺,而非全球铜库存不足,但COMEX市场库存持续下降也令该市场逼仓风险难言解除,中国需求恢复预期在地产政策落地以及政府债发行加速的催化下将继续成为支撑铜价的主导力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