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黄华,今年45岁,和老公结婚已有二十年,有一个18岁且即将毕高中毕业的儿子超超。

这不,下个月马上高考了,超超为了上网课,从两个月前就开始走读。

为了给儿子更多的关爱,只要我和老公不是太忙走不开的情况,都会一起接送他上下学。

昨天,我们回了一趟老家,摘了一天的枇杷。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后,我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疲惫感瞬间袭来,腰酸背痛的,困意也随之而来。

我跟坐在一旁正与朋友兴高采烈打小麻将的老公商量:“我今天实在太累了,咱们要不别去接儿子了,给他打个车让他自己回来,你觉得呢?”

老公正沉浸在打牌的乐趣中,便爽快地答应了。

我让他立刻给儿子叫了一辆出租车。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给儿子热了一杯牛奶,想着等他回来就能喝。

10分钟后,超超给我打电话,说司机把他带到了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让我问问他爸是不是叫错了。

我让老公赶紧查一下车子的行驶路线,他却不耐烦地吼道:“这么大的人了,连自己家的方向都搞不清楚?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儿子听见老公的吼声,问我是不是他爸在骂他,我连忙说没有,你爸就是随口抱怨了几句。

事实上,我的怒火已经被他点燃,但我还是强忍着先挂断了儿子的电话,然后才跟他理论道:“你自己有错在先,不好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倒第一时间责怪别人。你也不想想,如果车没打错,别人会出错吗?”

这次,我不再顺从老公的性子,说话的声音比他还大。

我拨通儿子的电话:“你就在原地等着,我马上过去接你。”

这时老公这时看见我要出门,连忙阻拦,说他已经重新给儿子叫了一辆回来的车。老公紧接着又是一顿牢骚。

儿子在电话那头听到爸爸还在抱怨,自己也抱怨起来,直说他没有错,要不是爸爸打错车,他也不会走错路。

那一刻,我好想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不当谁的妻子,也不当谁的母亲,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

儿子回来时,老公早已进了卧室,超超回来后也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我没有追问,大家都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过了一会儿,儿子出来倒水,我看到他的情绪有所好转,便主动和他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儿子,其实,有时对错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已经平安到家了,还有,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我就是想教导儿子,以后自己坐车时,不能再像坐自己车那样随心所欲,上车以后一定不能戴上耳机就什么都不管了,要先确认好路线是否正确,方向和路线确定好以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一提到这件事,儿子依然一脸不服气,坚称是爸爸的错。见看见儿子如此态度,我也不再多说什么,心想让他冷静冷静也好,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这时,在卧室的老公给我发起了视频通话,让我帮他找一条短裤,明天他要回老家帮老母亲插秧。

我找到他的裤子送进卧室,他温和地说:“刚才这件事,我确实有错,但一个高三的孩子,就算是我打错了车,他也应该有最基本的应对之法吧!地址不对,他为什么还要下车?”

“你说得的确没错,但遇到事情,总是一味地指责,这可不是我们做父母该有的行为。你确实打错了车,儿子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没有处理好,可我们现在更应该做的,难道只是埋怨和指责吗?我们应该教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的处理办法。”

4

这一次,老公看着我,没有再发脾气。

我也明白,虽然我和老公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存在分歧,但爱儿子的心是一致的,我们都希望儿子能够学会独立自强,这样等他高考后离开我们去其他城市上大学时,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保护自己。

由于我们工作的原因,儿子在12岁之前都是我父母在照顾,到了初中以后,我们一家三口才真正生活在一起。在这期间,我们有过争吵,有过打闹,在慢慢地磨合之中,但我们彼此相爱,都希望对方越来越好。

以后儿子去上大学了,他将开启自己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会逐渐退到他的身后。他不需要我们时,我们就默默守护,他需要我们时,我们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有时候,对他的责骂,蕴含着爱与关怀,只不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罢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会有隔夜仇,夫妻之间亦是如此。第二天清晨,我为儿子煎了两个鸡蛋,热了一杯牛奶,他吃完后,我和老公便高高兴兴送他上学去了。

孩子在学习慢慢成长,我们也在学习如何慢慢变好。我们都在努力地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只是我们家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小故事,但每一次的成长,都值得被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