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贝贝

同时追过《追风者》和《微暗之火》的观众,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并非传统的密战剧和悬疑剧。

黄浦江边,欧式建筑林立,伴随着船坞声,观众被拉入20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这是《追风者》开篇的第一个镜头,有着密战剧的味道,但张书维多次提及,“《追风者》不能简单定义为谍战剧,这部剧从金融视角切入到密战斗争,是过去的谍战剧里从来没有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追风者》,作为总制片人,张书维和导演姚晓峰共同制作的《微暗之火》也是一个不太典型的悬疑剧范本,展现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挖掘。观众在剧中看到了“不一样”的童瑶,她饰演的南雅几经磨难,却仍然傲然挺立于闭塞的小镇和“杀人于无形”的谣言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风者》《微暗之火》收官之余,娱乐独角兽专访了这两部剧的总制片人张书维,身为职业制片人、监制的7年多的时间里,张书维参与策划、制作的剧集《追风者》《微暗之火》等部部落地有声,在口碑与商业表现上皆有不俗的反响。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制片人,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进阶,与她对不同时代下女性表达的清醒判断不无关系。

壮烈牺牲的“沈近真”or自我救赎的“南雅”,不同时代下的女性觉醒?

在《追风者》中,沈近真这一角色的牺牲下线成为不少观众的意难平。

一首“长亭外,古道边”的曲子还在回响,国民党特务林樵松安装的炸药就被点燃,一声巨响,齐乐融融的舞台,瞬间就成了人间地狱。浓烟滚滚中,尖叫声、倒塌声、呼喊声不绝入耳,沈近真为了救废墟中孩子,惨死在了倒塌的舞台之下。看到昔日的战友,早早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男主魏若来悲痛万分。在得知了妹妹牺牲的消息后,银行家沈图南对自己的信仰产生质疑,他对这个腐朽的、无能的、卑劣的国民党政府,彻底死了心。

在《追风者》,李沁扮演的沈近真,不仅仅是一个角色,她更像是那个时代女性力量的化身。张书维谈及角色,“沈近真其实是一个事业型女性。她受过严密的地下党的训练,在上海滩潜伏。但是她的性格,我觉得非常接近现代年轻人,她专注搞我自己的事业,欣赏和认可男主魏若来,认为这样一个优秀的金融人才,正直可靠的异性朋友,是革命事业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伙伴,而爱情在信仰面前,已经不是她第一顺位去考虑的了。”

《追风者》中有一场出圈的名场面,沈近真和哥哥沈图南发生激烈争吵。当沈近真把枪口顶在自己额头时,枪口都深深陷入皮肤,她嘶吼着:“来啊,你开枪啊!你打死我呀!你打呀!你开枪啊!”那种视死如归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沈近真的嘶吼声响彻屋宇,那种发自骨髓的绝望,似乎有着强大的穿透力感染着屏幕外的观众。张书维谈及这场戏:“我在现场看了这场戏,李沁的演技是非常容易让人产生共情的。沈近真这个角色是“领路人”,她是带领男主魏若来走向正确信仰道路上的最重要的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观察《追风者》和《微暗之火》,它们在人物塑造上都有共通之处。“沈近真和《微暗之火》中的南雅是有相似的地方,沈近真在信仰奋斗的道路上从未有过质疑,她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南雅她非常有主张,即便生活在困境之中,但至少每天是一个很体面的状态,她爱生活,爱自己的女儿。”张书维分析道。

《微暗之火》中的南雅身上是矛盾的,她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尽管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了命运的不公,但她依然毫不妥协,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不少网友被这个深处逆境,勇敢与命运做斗争的女性鼓舞,这也是张书维想要表达的,“南雅永远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但即使这样,她还是乐观面对生活,还是想走出去,即便她遭受了很多的苦难,但她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阳光的。沈近真和南雅,在女性表达上,我觉得是有一样的坚持的。只是两个角色,所处在的年代和境遇不同,那肯定是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发现,张书维操盘的这两部剧中,女性形象都成功突破了观众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据悉,《追风者》最初的剧本大纲中,沈近真跟魏若来本是情侣,在恋爱过程里,“未婚妻”牛春苗的出现,让三人呈现出“三角恋”的状态,而这种套路化的内容并不是张书维想做的。

张书维认为,每个女性角色都需要展露其独特的价值。沈近真面对困境的坚韧、对待信仰的执着,都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女性的热忱飞扬;高露饰演的苏辞书既知书达理,又在乱世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角色的复杂性使得她成为了一个极具魅力的女性;牛春苗性格大大咧咧、接地气却充满了生活智慧,她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韧无畏宛若一朵风中蔷薇;宋美娟虽是飘零在乱世的歌女,但她奋不顾身地勇敢追爱令人动容;童瑶饰演的南雅,一个长相气质都跟小镇格格不入的文艺女青年,在面对街坊毫无根据的肆意指控,选择在不断自救中获得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微暗之火》和《追风者》之所以对女性角色把控的如此出色,除了与总导演姚晓峰的敏锐洞察力息息相关,以张书维为核心的工作团队中女性成员占多数,也是成功的重要一环。团队从女性视角出发,理解女性的情感和需求,不仅关注角色的外在形象,更能够深刻捕捉到女性角色的微妙变化,观众自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角色的魅力。张书维称自己的团队虽然年轻但非常有经验。“年轻的女性团队可能对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血液,现在年轻的制片人都很多,这一代人的价值观、理想都能给行业提供更多新思路,大家都是认真做项目的。”

“她力量”的叙事艺术,如何微观式聚焦女性困境?

“这位是我们年轻的女制片人张书维”——在从业的这数年间,张书维确实经常会听到旁人在介绍其自己的时候,在职位面前加上一个“年轻”和“女”字。“我是常年跟组的制片人,只要你进组,你就会发现这个职业对女性的体力是很消耗的,所以一般行业的女性制片人相比男性可能比较少。”

或许是女性制片人,张书维喜欢在影视化叙事中,通过刻画女性情感世界、个人挣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来微观式聚焦女性境遇。在创作过程中,张书维坦言,“对于女性角色的把握上我会有一些偏爱,更希望女性角色是立体的,是丰富的,是真实的,而不是一个美丽的符号。”

不难发现,在《微暗之火》之中,从人物设定、情节设定、服装造型到场景布置,都聚焦了女性在熟人社会中的无奈和抗争。南雅作为一个被困在小镇的女性,她并不是一个宅家妇女,而且将自己兴趣和爱好利用起来,在服装店内认真的生活。南雅给观众的印象是清爽、是自由的,虽然处在清水镇的流言蜚语中,但她有着丰盈的精神世界。张书维透露主创团队在造型上会采用丝绸材质和垂感面料来突出南雅的女性之美。在剪裁上采用不常规打板,体现出人物超然于清水镇的独特气质。在传统影视剧中,往往将女性角色限制在家庭和婚姻等狭窄的范围内,缺乏对女性职业、社交等方面的关注。而微观式视角在影视叙事上更加关注女性成长与转变,通过设置典型性事件与人物关系让女性展现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时代,观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随着文化传播方式和渠道的日益多样化发生变化。然而,女性意识的觉醒,从社会议题转向某一个文化创作领域并且得到展现,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的,优秀的制片人和团队也都在慢慢地磨合、磨炼,张书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影视剧中会有越来越多魅力人物出现。“女性的美好就像丰富多彩的诗歌,展示出各类女性的独特魅力,是我作为制片人很重要的工作。”

目前《微暗之火》《追风者》已经收官,沈近真身上的果敢、南雅身上的坚韧,让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观念、价值观和女性的力量。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影视行业会涌现出更多女性制片人,影视剧中的女性群像将继续展现时代文化内涵,为我们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元的人生画卷。接下来,张书维担任总制片人,搭档姚晓峰导演,由启蒙影业出品和承制,白鹿、欧豪主演的都市青春创业剧《北上》也会在今年和观众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