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和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发布了《湖南省中小学校园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5月19日,“阅美湖湘 点亮成长”湖南省第二届中小学阅读教育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上,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和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发布了《湖南省中小学校园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省全民阅读工程提质扩面,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湖南共荣获6个奖项、10项全民阅读荣誉;同时,湖南中小学读书行动展现澎湃力量,青少年阅读发展整体向好。

为了进一步夯实校园阅读成果,为书香湖南贡献学术力量。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携手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对我省中小学校园阅读现状与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选取全省31所市区学校、23所县城学校、10所乡镇学校,对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或深度访谈,收到近三万份学生、教师、家长问卷,近三百份深度访谈,全面展现了我省校园阅读的现状与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湖南省中小学校园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发布现场,专家就调研报告作分享。

现状:青少年阅读发展整体向好

人均拥有48本课外书,“阅读进课表”全面覆盖

调研发现,超过95%的学生表示对阅读感兴趣,其中超过26%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纸质阅读仍是我省中小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方式,青睐纸质阅读的中学生占比达73.1%。学生人均拥有课外图书48本,平均每天阅读纸质课外书的时长为33分钟。

调研发现,“阅读进课表”已基本实现全省中小学全学段覆盖,大部分学校阅读课开设频率为一周一次或一周两次。目前,阅读课的任课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部分老师会指定经典读物让学生课下阅读,在阅读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轮流分享,并就书中的内容进行延伸讨论;部分老师组织学生每周在阅览室自主借阅感兴趣的图书,阅读完后跟全班同学分享心得体会,并设置提问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自由的氛围中感受思想的碰撞与阅读的乐趣。

在调研的64所学校中,图书室和阅览室的覆盖面达到92.2%,与此同时,“共享书屋”弥补了校园阅读设施的不足。调研发现,在一些县城、乡镇学校,由于资金、人手不足,会出现原有的图书室废弃或书目无法更新的情况,学校通过与湖南省新华书店合作开设校园“共享书屋”,书屋配备了最新的优质青少年图书,并采用了数字化借阅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部分学校阅览室设施陈旧、图书更新慢、无专人管理的问题。部分城区学校也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开设校园“共享书屋”,并将其作为学校的阅读课程和阅读活动开展的场所,明显提升了学校的阅读氛围和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难点:学生阅读指导不足

全学科阅读被忽视,亲子阅读氛围欠佳,城乡阅读有差异

调研发现,我省中小学生的阅读量待提高且阅读指导不足。超过95%的中小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但过去一年的阅读量为8.07本,相较于2023年全国0—17岁未成年人的年均阅读量11.39本偏低,且41.53%的中小学生“不知道阅读什么书”,亟须科学、权威且系统的书目来源与阅读指导。

学生还面临着学业压力与课外阅读难以平衡的现状。数据显示,随着小学、初中、高中学程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时长、阅读数量,以及获得的来自教师、家长的支持,均在下降。随着课业压力加重,中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均有明显下降。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教师阅读指导有强烈期待,主要包括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推介阅读内容、组织阅读活动。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希望教师可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并教授更加完备的阅读方法。

调研发现,语文教师仍是当前校园阅读课程及活动开展的“主力军”,非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常被忽视。事实上,全学科阅读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多元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在亲子阅读上,中小学生家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调研发现,家庭图书拥有量明显偏低,图书拥有量不足30本的家庭占比超过一半,超过七成的家长表示过去一年阅读的图书数量没有超过10本,说明大部分家长在阅读方面无法做到“以身垂范”,家庭阅读氛围不容乐观。父母普遍存在三大困扰:书太多不知道怎么选,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进行阅读。

调研发现农村学生阅读更缺乏物质条件支持。城乡学校学生阅读差异水平显著,农村学校学生阅读水平明显偏低。数据显示,农村学校学生平均每天阅读纸质书的时间为20分钟,图书拥有量仅26本,均远低于城市学校学生,并且农村学校学生课外阅读在获得学校及教师、家长条件支持方面,与城区学校学生差异明显。

调研指出,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以及乡镇学校留守儿童学生,也是两类需要高度关注的特殊学生群体。

建议:多元协同,推动校园阅读高质量发展

针对我省中小学校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团队给出建议:多元协同,推动校园阅读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化中小学读物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举措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阅读空间建设,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助力阅读素养评价,设立阅读推广基金助力校园阅读建设。

各地中小学校应强化学校阅读育人意识,做实“一把手工程”,发挥全体教师作用,推进全科阅读建设,建立健全阅读课程体系,提升阅读教学质量。重视家庭教育力量,给予家庭多维阅读支持。

与此同时,宣传文化的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应积极协同建设,出版机构应加大优质阅读资源供给力度,校园阅读服务供给方应提供多维解决方案。

让教育主管部门成为阅读的“主推手”,让学校成为学生开展阅读的“主阵地”,让国有出版发行单位成为服务校园阅读的“主渠道”,构建互融共通的阅读生态环境,多元协同,推动校园阅读高质量发展。

潇湘晨报记者余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