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直升机事故中罹难。

伊朗身故总统莱希现年63岁,出生于1960年,在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位神学家,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

15岁莱希开始在什叶派圣城库姆的宗教学院学习,师从伊朗一些显赫的宗教人士,包括后来成为伊朗最高领袖的哈梅内伊。

当时,许多在库姆的神职人员和学生都投身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反对巴列维政权,莱希也积极参与其中。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需要重新建立以教士为核心的统治体制。1980年莱希从神学院毕业,进入司法体系,被任命为德黑兰附近卡拉季市一家地方法院的书记员。

第二年,才20岁的莱希就被任命为卡拉季市的检察长。由于能力出众,2年后出任哈马丹省的检察长。1985年,25岁的莱希成为首都德黑兰副检察长。

1989年,50岁的总统哈梅内伊继任最高领袖,29岁的莱希被任命为德黑兰总检察长,接着又升任伊朗司法总监。从此成为哈梅内伊的得力助手之一。

2004年到2014年,莱希被任命为副首席大法官。2019年3月,莱希成为伊朗首席大法官。伊朗的政体是在宗教领袖领导下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架构。首席大法官地位是和总统、议长齐平的。

2021年6月,莱希以近62%的得票率赢得伊朗总统选举,同年8月就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希是一位坚定的保守派政治家,他对美国和西方的态度强硬,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务实性。他表示将尊重伊核协议,并与其他相关方进行谈判,以实现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莱希的个人成长故事就是一部伊朗近代史,他从一个年轻的革命者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在司法系统中建立了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强硬立场和务实态度的领导人。

几乎所有人认为莱希将继任哈梅内伊,在未来几年接任最高领袖职位。63岁的莱希如果接掌最高领袖职位,伊朗至少会有二十年稳定、反美的强硬立场。

天不遂人愿,莱希坠机身故,已经85岁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将要重新选择继承人。这可能带来高层的震荡。

随着莱希的身故,这位强人离开了政治舞台,中东正处于变局的关键时刻。

伊朗总统莱希是对美强硬派,在国内有着大量的支持者。巴以冲突后,伊朗的应对有张有弛,妥善地应对了几个危急时刻。

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与沙特历史性和解了,这改变了中东的格局。

2023年2月14日,莱希对中国正式访问,伊朗《德黑兰时报》报道称,这是伊朗总统时隔22年对中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

在伊朗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莱希此访旨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强化两国战略合作。

莱希在访华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把中伊两国紧密地联系起来,两国都反对霸权和单边主义,伊朗将继续推动加强双边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伊2021年3月共同签署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计划,内容涵盖能源、基础设施、科技、医疗卫生合作,拓展农渔业、网络安全、人才培训等政治经济领域。

莱希此行的主要目标是“敲定两国2021年签署的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的运作机制”。

直升机坠毁事件引起全球的关注,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直升机坠毁是意外,还是人为。

谁都知道伊朗国内被西方渗透得如筛子一般,以色列的摩萨德具备这样的实力。

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是促进伊朗与沙特和解的关键人物,如今都遇难了。而同行的两架直升机却安然无恙。

这对美国以色列是最好的消息,按照最大受益者最可能是凶手的原则,如果是人为制造的灾难,这两个国家难辞其咎。

以色列其国家战略目标正面临最大危机之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以两国制解决巴以问题,以色列要完全控制加沙的目的可能再无希望了,以色列是具备搅乱中东局势,从中渔利的嫌疑和能力。

19日,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讨论了美沙广泛安全协议的“半定稿”。该协议被视为美国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重要一环。

美国为帮助以色列实现战略目标,一直在施压沙特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破坏阿盟内部团结,保持以色列在中东强势的地位,让美国可以长期在中东保持影响力。

美国帮助以色列出手也是有可能的,为了挽回中东的局势,美国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莱希的身故对美国是重大利好,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

伊朗方面还没有确定事故原因的情况下,美国急匆匆宣布“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很让人生疑,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二、莱希的继承人是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伊朗宪法规定,在总统去世的情况下,经最高领袖批准,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莫赫伯将履行总统的权力和职能。此外,宪法规定政府部门的3个首脑——副总统、议会议长和司法部长——必须安排选举,在副总统担任代理总统后的50天内选出新的领导人。

莱希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建立了密切的联盟关系。许多伊朗人认为,莱希是85岁的哈梅内伊的接班人。这更加让伊朗的未来充满动荡。

三、中东局势将更加复杂化、尖锐化,世界也陷入混乱的状态中。

伊朗强硬派总统身故,美以会更加嚣张,世界已经难以忍受以色列持续的暴行。

巴以冲突让美以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伊斯兰世界空前团结。

5月16日,第33届阿盟峰会在巴林首都麦纳麦闭幕。会后发表了《巴林宣言》,呼吁国际社会承担起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责任,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实现地区公正、全面的和平。

联合国大会也压倒性通过了要求以色列停战,以两国制解决巴以问题的议案。

美以还在负隅顽抗,不过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因此也不排除他们更加疯狂的举动。

近期,两位不讨喜美国的国家领导人相继出事。15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被刺杀,身中四弹被送往医院。菲佐不支持军援乌克兰、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等,西方舆论普遍认为,菲佐是欧盟和北约的“刺头”。

如今伊朗总统也遭遇坠机身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和中东都是美国要死保的地方,两位与美国不对付的国家领导人都出事了。

世界进入更加混乱、动荡的时期,大国博弈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大国的战争风险急剧增加,未来的世界发生任何大事件都不令人意外。

斯洛伐克总理遇刺,伊朗总统“坠机”看似不相干,实际上都可能存在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局势的发展。前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在几次刺杀事件后爆发,战争的阴云已经在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