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日子很美丽,心情不美丽,因为公司约我谈降薪。

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这是我第一次被约谈降薪

上一份工作,降薪不会约谈,而是直接通知。

再之前的工作,从来没有降薪一说,一是因为行业和岗位不同,二是因为干的时间都很短,三是因为工资本来就低得可怜,大概是已经没有下降的空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薪是有前兆的。半个月前,外包公司的群里突然发了一条通知,内容如下:

@所有人 各位,该项目合同6月份到期,因项目预算缩减,新合同各岗位结算单价将无法覆盖目前成本(初级岗位暂时不受影响),所以提前考虑寻找合适的安置项目或者岗位,请大家分别准备一下简历于8号下班前发给我

因为当时太忙,简历是拖到最后一个小时匆匆忙忙完成并发过去的。我想既然我是初级,应该不受影响吧。

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不同外包公司的初级是不同的。我原本外包公司的初级待遇,到了新外包公司摇身一变,成了专家级了。

因为是第一次,我并没有太多心理准备。而其它经历过的同事在看到信息那一刻,其实就预料到了这一刻。

甲方公司为控制成本,每年都会对乙方外包公司进行招标。说白了,就是甲方公司对乙方外包公司说,我今年只能出这么多钱,你们谁接受谁来,不接受就可以走了。

而对于外包员工来说,如果自己的外包公司中标了,就意味着自己暂时安全了,至少不会降薪,还可以保持一年原来的薪水。

其实这本来就是公司的常规操作,只是去年和前年,我都比较幸运,我的外包公司都是中标的,而今年,好运用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专注工作的我,被行政领导叫去某个会议室,在那里,等待我的是中标了的新外包公司代表。

说来挺好笑的,入职两年,除了当初的面试,这是行政领导第一次当面跟我说话。看看微信,原来领导先发了微信,因为我一直没看也没回,所以才直接过来了。

整个下午,我看见领导都在不停地通知这个通知那个。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同事再也见不到了,除了因为犯错被裁掉地,大概都是不能接受降薪而找新的工作去了。

主动总比被动好,很佩服那些有能力的人,主动权永远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便是在经济下行的今天。

面谈我的新外包公司代表说,自己其实很为难,因为谈降薪是一件谁都不愿做的苦差事。

相对来说,她们还是比较坦诚的。她们说,降薪的对象,其实都是挑选过的。像那种薪水很高的,她们可能要打五折才能谈的,就直接不谈了,因为员工本人大概率是不能接受的。

中标的乙方外包公司要想多赚钱,就只能尽量压低员工的工资。甲方公司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把大多数人的工资都维持在初级水平。

如果不能接受降薪,就要离开现在的甲方公司,由原乙方公司继续推荐简历重新面试,也可以自己辞职重新找。

有没有办法既能留在甲方公司,又能避免每年换外包公司降薪呢?有,成为甲方公司的子公司员工,我们通常称其为“自己人”。

“自己人”与外包人在待遇上没有太大差别,福利稍好一点,最大的区别在于比较稳定。我在上一份工作中就是这种“自己人”。

不过现在的甲方公司,想要成为“自己人”,是很难的,必须要对公司有重大贡献。能有重大贡献的,基本都是各项目的负责人。

我不认为现在的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况且,因为简历还是包装过的,心里始终有点忐忑,加上人又不自信,再加上的其它诸多原因,暂时接受了降薪80%的结果。

按照我以前的作风,我很可能会裸辞找新工作,但最近频繁听到有公司在降薪,而且据说软件测试这个岗位,辞职就等于失业,所以还是先稳住,走一步看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一又病了一场,生病的时候觉得,除了身体,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了。

外加最近听了一本特别治愈的书《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20年换了差不多20份工作,包括打工、做生意、写作三方面。

听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像《纳瓦尔宝典》中说的那样,找到如玩耍般的工作,绝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是平凡的,普通的。

但,越是处身于这种平凡普通中,我们越要寻找自己闪闪发光的部分。

在降薪的520这一天,我的内心基本是平静的。只是本来已经放弃了写作这件事,现在又忍不住想写了。

在深圳生活工作超过10年,我感觉压力很大,没有达到我印象中的深圳水平。一切都是不稳定的。

但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或许,这才是留在深圳这座城市的意义所在。

不要焦虑,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更多可能吧。深圳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