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红楼梦》,相信无论身处于哪个年龄段的朋友,在欣赏这部巨作的时候,都是无法忽视这一情节的。

这便是宝黛二人深厚的情意。虽然他们二人,身处于规矩森严的封建社会;虽然,在那个时代里,对男女自由恋爱是全面禁止,被视为毒瘤的。

但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般,“爱”这个词,总是在不经意间弄的人心神恍惚。

在《红楼梦》中,便有诸多的细节显示了,宝黛二人之间的深厚情意。

从他们初次见面时,黛玉面对宝玉的熟悉、亲切之感;再到贾宝玉错把袭人当成林妹妹,抒发自己的一片痴心:

这时袭人给宝玉送扇子,宝玉错把袭人当成了黛玉,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或许,对于宝玉对黛玉的一片真心,唯有经历过爱情滋味的,才能体会出其中的刻骨铭心。

而黛玉对宝玉的深情,或许因为作为女子的矜持,所以她的情感流露是含蓄的;往往是在宝玉炙烈的攻击下,在巨大的心灵冲击下,有所体现。

比如,当她从宝玉口中听到“你放心”这三个字,当她从宝玉的口中,听见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时,便有了这样的一幕: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
黛玉听了,怔了半天,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你这个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
宝玉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妹妹,你别骗我,你要真不知道我这句话的意思,不但我平日对你的心全白用了,就连你对我的一片心,也都辜负了。你总是不放心我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会一天重似一天了。”

前一秒,林妹妹还因为“金麒麟”,而特意来到怡红院,担心宝玉与湘云之间再来一次“金玉良缘”;但是,在宝玉这番深情表白中,却让林妹妹顾虑全消。

当然,比起这一次宝玉的表白,是远远比不上宝玉被打时,托晴雯给她送去的两块手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准备入睡的林妹妹,手握着宝玉送来的两块“旧手帕”时,瞬间体会出了其中的深意。

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

想来,人生在世短短三万多天,若能遇见如同宝玉(黛玉)这般的知己,该是何种幸运啊。

只是,这一对恩爱恋人、这一对红颜知己,最终并没能修成正果,而成了宝玉一生中最大的“美中不足”。

我们根据《红楼梦》第五回,根据黛玉的判曲,根据其中的“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不难推测出,最终与宝玉成婚的,并非林妹妹,而是薛宝钗。

当然,比起他们二人未能修成正果,更让人心疼的,莫过于在林妹妹魂归的那一刻,连至爱之人宝玉都没能见上。

对于这一点,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在诸多的线索中,都隐藏着这一层深意。

比如《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在贾母的房中,正当宝玉哄着林妹妹的时候,却被下人叫走了;黛玉便向着门外说道:等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

却不曾想,这样一句负气之语,变成了一语成谶。

比如,在林黛玉所创作的诗词中,《葬花吟》是其代表作,但在其中,同样有隐喻日后他们二人离别的心酸: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八十回后,贾府的命运急转直下,最终没能躲过被抄家的命运,而作为贾府子弟,贾宝玉也未能躲过一节。

《红楼梦》第二十回,在描述茜雪的时候,脂砚斋便留下了这样一段批语: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在林妹妹弥留之际,导致宝玉不能前来与她相见的,正是源于狱神庙这一节。

当然,比起以上的隐喻,晴雯之死则再现了黛玉之死的场景。

晴雯被王夫人污蔑成得了痨病,污蔑成“胡里金”,被撵出怡红院没几天,便在不甘与委曲中离开了世间。

而这最后一年,作为最在意她宝玉,同样是缺席的。

晴雯去世后,宝玉悲痛不已,与紧随他的小丫鬟,在芙蓉花前祭奠晴雯,并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芙蓉女儿诔》。

巧合的是,就在宝玉深情朗诵祭文之时,黛玉却在黑暗之中走了出来,吓了他一跳。

见宝玉所写的祭文,林妹妹给()与了高度的评价,但同样,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其中这一句:

林妹妹认为存在瑕疵,于是,他们二人,便围绕这一句,展开了讨论,最终,脱口而出: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

此句一出,让黛玉听了震惊不已,也瞬间明了了,他们之间的无缘。

小结:

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在林妹妹香消玉殒之时,贾宝玉同样没能见到她最后一幕。只是那样的一幕,却显然不符前八十回中诸多线索的隐喻。

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贾宝玉因为丢了玉陷入了昏迷之中,贾母为了冲喜,在与凤姐、王夫人的商议中,决定替宝玉、宝钗完婚。

对于这件事,贾母原本是让众人瞒着林妹妹的,却不曾想,傻大姐无意走漏了消息。而黛玉,也终究因为这个晴天劈地的消息,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宝玉、宝钗完婚的这一天,一边是锣鼓喧天的喜庆;而另一边,是唯有李纨相伴,在遗憾与怨恨中魂归的林妹妹。

如此一幕,写尽了离别,但如贾母、王熙凤等人的面貌,尤其对于黛玉的情意,却发生了让人难以接受的转变。

这也是,后四十回难以让人接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