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到底是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此刻,在559千米高度的低地球轨道上,有一架已经连续工作了30年的天文望远镜,重达11吨,轨道速度为7.5km/s,只需96分钟就能绕地球飞行一圈,它就是以星系天文学之父埃德温.哈勃名字命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

“在地球以外进行天文观测”,一直以来就是天文学家的梦想,因为相较于地面天文台,在太空中运行的望远镜,可以无视地球大气扰动,并且还能观测到原先被大气吸收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一句话

在太空中架设天文望远镜,其观测能力和上限,都将碾压地面上所有天文台

就这样,在NASA的支持和全体天文学家的游说下,哈勃望远镜正式立项并开始制作,并准备按照原计划于1986年10月升空,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十次发射任务中,升空73秒便发生了剧烈爆炸,7名宇航员无一生还。

挑战者号的失败,给NASA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原定于同年10月升空的哈勃望远镜,也因为这次失败而推迟发射。

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推迟就是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4月24日,在无尘室中等待了4年的哈勃望远镜被组装完毕,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承运,成功送上计划轨道。

按照天文学家的设想,入轨后的哈勃望远镜应当马上投入天文观测,以弥补“失去的时间”,但天文学家们怎么也没想到,命运像4年前一样,又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哈勃望远镜传回的第一组照片,虽然和地面天文台相比有很大提升,但成像质量远低于最初的期望,最严重之处在于,哈勃主镜边缘的平整度,和需要的平整度相比,差了2.2毫米,这意味着,哈勃在拍摄深空天体和其他星系时,光线会弥散开来,导致最终的成像模糊不清。

以上的误差和故障公诸于世后,哈勃望远镜立刻成了许多笑话的靶子,人们纷纷讥讽它中看不中用。为了自己的面子,更为了已经花出去的20多亿美元,NASA在哈勃望远镜第一次维修任务开始之前,设计了一个光路修正装置,来矫正原先因为误差而弥散的光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12月,担任哈勃望远镜维护人员的两名航天员,身穿舱外宇航服在10天之内,安装了包括“修正装置”在内的若干件仪器,理论上彻底治好了哈勃的“毛病”

1994年1月13日,恢复视力的哈勃望远镜又传回了一组照片,这次的照片完全发挥了哈勃强大的深空天体捕捉能力,让人类世界第一次看到了清晰的河外星系,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好事多磨的哈勃望远镜正式成为了天文学家观测宇宙强有力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4月25日,哈勃望远镜将正式迎来它的30岁生日,但随着30年间天文学的飞速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哈勃望远镜能做的将越来越少,毕竟归根结底,它也只是一架以光学为主的望远镜而已。

可见光波段之外,是哈勃永远都看不见的广阔电磁世界,所以说哈勃望远镜在当下,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这也意味着它终将被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计划,2030年到2040年哈勃望远镜就将正式除役,届时它将化作流星坠落南太平洋,还是另有安排,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不论怎样,人类都感谢哈勃望远镜,感谢它让人类开眼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