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标题党哈。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她说,我打算下个月送我们家育儿嫂去英国玩一个礼拜。
我说哈?
我知道她是要帮育儿嫂刷发达国家的旅行签证,否则美签下不来,但我仍然被这个大手笔的礼物惊到了。
当然她有钱,但事实上抠门的有钱人非常多。我看韩剧《安娜》的时候,看到真安娜送假安娜一块假表的细节,会心一笑。想起张爱玲的名句:下大雨,没伞的挨着有伞的,钻到雨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掩蔽,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更来得凶。

然后朋友跟我说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有启发:
“我觉得自己养老只要一千万就够了,其余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了也幸福不到哪去,为什么不对这些为我服务的人大方一点呢?只要设好界限感,不要逾越,大家都开心。很多很有钱但是对身边的人很抠门的人,身边的人都不知道多诅咒他早点死,这种“愿力”会让这个富人即便有钱也不得安生。”

(我一直觉得,娱乐圈里很多明星“翻车”,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把气都撒在了周围工作人员身上,几乎不把他们当人了。所以工作人员要么偷摸举报给狗仔甚至给税务局,要么偷偷在心里咒他……)

昨天分享近期消费的时候,篇幅有限,没有细说,上半年最值得的两笔消费,我的健身私教其实在自由教练里绝对算贵的,一节课700,我也思索过值不值这个问题,后来觉得,就算比同行贵一些,但我既然认可她的风格,我为什么要反复纠结这点钱呢?在我漫长人生看,这点差价不算什么。我在基金、股票、莫名其妙的投资上亏得多的去了。

事实上,我们经常是对服务我们的人斤斤计较,比如家政工,然后又很容易帮上位者开脱。但其实,像家政阿姨、教练这些……哪怕摸点鱼,对我们的人生破坏性也极其有限,真正会对我们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常常是那些我们以为抱上的大腿、遇上的贵人。

钱,只要不瞎投资、不乱创业,就是花不完的。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人不应该为消费感到焦灼。我前两年还有为了省一点小钱、结果惹来无限麻烦的体验,最荒谬的一次,是我跟朋友去迪士尼玩,我因为记挂着要带走一张发票,弄丢两次极速光轮的门票……

现在每当我为一点小钱不高兴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你已经不缺这点钱了,此刻不是你在焦虑,而是童年的你在替你舍不得。她总是对“好东西”感到不安,非要吃点苦受点罪才安心——
但没必要,该花就花吧。

上半年大促第一天,祝大家消费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