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这扇门到底该不该开?关于这个话题很有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许多家长和考生假期都想目睹自己心仪的大学风采。想去参观一番。可是现在大学校园可不是随便进的。

家长带孩子去知名大学,无非是想要孩子感受到那个氛围,能够给孩子直观的感受,可以心生向往,激励孩子学有目标。

有位网友发了一个帖子

一位母亲带着上高三的女儿去参观西安交通大学。由于没预约保安就不让她们进,但她们不依不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保安心烦了,直言有本事考上了西交大再来闹。那个高三学生怒斥保安,怎么知道她考不上,说莫欺少女穷,说保安态度太差。

看了这个帖子,我就想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网友们的看法:

八十年代我们读大学时,除军校外,所有学校都随便进,也没见出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消预约,害了不少的人,高高兴兴去,去了要预约,扫兴而回。希望回归以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安没错!制定规矩就是让人遵守,否则留规矩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人支持保安的做法,有些人认为大学校园应该开放。

他们认为,这对母女不是单纯来旅游的游客,是梦想考入西交大的高三学生。

个人观点:

没有预约不让进校园,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保安遵守并没有错。

支持保安的做法,不是谁横谁有理,有规定就要遵守。

母女的心情可以理解,高三的学生都成人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胡搅蛮缠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女两个有点过了,女儿有能力考上了交大又怎么样,个人素养也待提高。

有规定就按规定来,对规定不满就找领导提意见,和工作人员较什么劲?

不过,我们上学那个时代,还没有说哪个高校不能自由出入的。

现在是新时代,也会出现新问题,不能老和过去比较。现在许多人的自由,触犯了别人的自由边界,自己却浑然不知。

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厦门大学等也是要提前预约的。父母带孩子去名校参观,那是好事,但是要遵守学校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假期参观的人很多,去年暑假去北京,北大清华也不好预约,只是在门口拍了一张纪念照,回来了。

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还是有个规定限制好些。预约制度可以大限度控制一些不稳定因素,至少预约是实名制的。

所有的事都是有条件有时间限制的,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

高校校园应对外开放吗?

先说,我是赞成大学高校校园对外开放的。

高校本身就是用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机构。

其本身就肩负着教授人们知识以及教化人们的作用,我们应当做的一个方向,就是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共享,而不是只针对于某些人或者某个范围。

而且,名校对外开放,也容易激发社会大众崇尚知识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带孩子进去,这本就是最好的教育机会,也容易引导孩子从小形成积极的心态和未来的短期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于大众参观所引发的安全性,以及大众对于教学秩序的影响等等,确实也是存在的问题。

比如武汉大学是樱花的著名景点,厦门大学号称中国最美海边校园,过去处于疫情防控考虑,都有一定程度的封闭。

目前来说,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也只针对在校师生跟校友开放,目前也没有扩散到社会游客和大众。

当然,他们在之前或者对外开放过,比如武汉大学在2020年之前就多次面对社会开放等等。

另外,一些高校对社会开放时,像学生宿舍区、教职工家属区和教学科研场所集中区域并不在开放范围之内。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高校也因为过去疫情的波及,现在还没有对社会开放。

不过,大学之大,本身就在于包容。作为公共属性的教育机构,对大众的教化也需要通过适当、稳妥的管理来实现。

比如在对外开放时,完全可以利用实名预约、限定人数等机制来控制人流量,同时学校保卫部门应当加强安保和安检措施,避免有用心之人进入。

同时,也完全可以探索在寒暑假等高校资源利用并不频繁的时候,选择对社会开放。

如果一个大学选择对外封闭,那这高高的围墙,既圈住了校内的学生,又阻隔了校外的大众。我的观点依然是,在有序的前提下,适当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