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柳菁、全媒体记者陈远路摄影报道: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途上,“非公维权”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法润园区法惠千企”服务企业工作座谈会。

“要不是法院成功调解,我们公司可能就要停产了。”近日,非公企业江西新能源公司负责人对抚州市人民法院表示感谢。

2023年10月,江西新能源公司通过“法惠千企”平台的专人对接模板联系挂点法官,进一步了解一宗涉及其企业财产纠纷的案件详情,并诉说其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在了解江西新能源公司的情况后,该挂点法官将案件情况转达至案件承办法官。

承办法官在了解到江西新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与旗下两家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人格混同的情况后,立即走访当事人企业,得知该企业因刚成立不久资金周转较为困难,故拖欠了货款。于是,承办法官迅速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最终“智能”解封两家公司财产(即在达到约定的条件时方可解除财产保全的方式)。

该案历经9天调解结案,既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又让新生中小投资企业有发展壮大的机遇,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法权益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活力和经济的繁荣。抚州市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非公维权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以“法惠千企非公维权”为引领,全面加强非公企业的法律服务和权益保障。

在“非公维权”的实践中,抚州市不断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落到实处。通过建立“法商联动”工作机制,法院与工商联、园区管委会、工会等多方紧密合作,形成了保障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成立客商纠纷调解中心,推动涉企纠纷的高效化解,为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不仅如此,抚州市还通过建立法官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法官们定期走访企业,解答法律问题,帮助企业在诉前防范法律风险,提高企业依法经营能力。此外,抚州市还搭建了法律服务工作平台,利用“智慧法院”的科技成果,为企业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案件查询等多元化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维权的便利性和效率。

抚州市持续深化“非公维权”服务,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在抚州市的精心耕耘下,“非公维权”服务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为民营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自“法惠千企非公维权”服务企业活动开展以来,截至2024年3月底,抚州全市法院累计对接企业3329次,累计走访3840次,累计提供服务计划2340次,落实率达到100%,涉企纠纷质效比去年同期有明显突破;在抚州全辖区内,组织317名法官对接服务1501家企业。涉企业案件收案4755件、结案3612件,结案率达到60.7%,平均审理天数32.06天,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92%,结案标的金额740.86亿元。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和合法经营能力得到了全面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