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稳步迈向年中,在50万吨级超级干船坞内部的5万吨级新平台的整体轮廓已经越来越明显。除了位于右舷的舰岛还没有安装,机炉舱部分还从底舱一直到飞行甲板全部上下贯穿,显然是等待全船的主体完全成型后,再往内部吊装最核心的主动力设备;当然也有可能部分主机已经在底舱,但是需要后续再进行测试调整,这就导致机炉舱顶部的几层甲板封闭的最晚,即使舰岛也安装到位后,也会在中部留下至少2个设备安装口。随着最近十几年大家多次全程目睹4万吨级到8万吨级以上航空大舰建成合拢的过程,对这类程序已经基本习惯了。现在最值得注意的,其实是飞行甲板的整体轮廓已经大致完善,尤其是前舰身至少40%的飞行甲板,甚至都已经完全成型。这样就可以直接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万吨级新平台基本上就是4万吨级平台的飞行甲板加宽升级版;本质上仍然是顶级两栖攻击舰特别升级了航空能力,但是仍然保留世界超一流的大型泛水船坞舱。既然有内部的大型船坞舱,而且占据了巨大的核心空间,这就会导致即使整体吨位放大到了5万吨级,也不太可能像正规的航空作战平台一样,有65米到80级的巨大横向外漂。因为船坞舱的存在,直接抬高了全舰的重心。目前能把过去全球最大的36米级宽度的飞行甲板一步扩大到50米级上下,而且还具备电磁发射弹弓,这已经是惊世骇俗的性能升级了;再指望其飞行甲板的宽度延伸到60米级以上,专门设置斜角甲板,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即使仅仅50米级的宽度,再加上具备电磁弹射器,那也非常的了不起。毕竟简单一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知道全舰的甲板可用面积;也就是飞行起降区、永久与临时停机区,再加上主副升降机部分;隶属于扣除舰岛与其他甲板突出平台之外的可操作总面积,居然已经高达1.1万平米以上!要知道全球最大的福特级的甲板可用总面积也不过1.8万平米上下;5万级平台以福特级不到50%的综合排水量,却实现了福特级飞行甲板有效面积的6成多;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另外还可以看到,全舰主升降机仍然在尾部,很可能再加上一部舷侧升降机。是否彻底抛弃船内升降机需要继续观察。即使船尾大型升降机存在,也不影响正常的拦阻降落,毕竟真正的触舰拦阻区是在全舰三分之二的中后部。有电磁弹弓就必然有拦阻装置,最终可以操作正规的有人舰载机与大型无人机,其综合作战能力远远超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STOVL起降模式的美国级与黄蜂级。何况二战期间的所有正规舰载机平台都是直通甲板的。现在5万吨级新平台也是直通甲板并不奇怪;况且吨位与甲板总面积比二战绝大多数平台都要大,是未来海战与登陆战通杀的全能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