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在观看某些影视作品时,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台词:“将某某阿哥或皇子革去一切职务,关入宗人府 ...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了,宗人府是个什么机构?它为什么能关押这些天潢贵胄呢?

其实,宗人府不光能关押身为天潢贵胄的皇子阿哥们,就连一般的普通贫民皇族后裔,在受到处罚时,也是关进宗人府受罚,而不是交由地方司法机关审判。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贯穿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特殊监狱机构是什么样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官署设置

宗人府,顾名思义,是管理宗族之人事务的机构,这个宗族就是明清最高统治者的皇族。所以,宗人府实际上就是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机构。

在明代,宗人府的最高长官一般由勋贵(编者注:这里的勋贵指的是明初被封为公爵、侯爵的功臣及后代们,或者是驸马等外戚们,因为明代的亲王都要去藩地就藩,没有留京指标,所以不会由亲王郡王来担任)担任,其职能大多由礼部分担去。所以此处我们介绍宗人府的职能,着重以介绍清代宗人府职能为主。

清代宗人府的官署设置:设宗令一人,为宗人府最高长官,一般由宗室中德高望重、经历丰富的亲王担任。宗令之下设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各一人,均由宗室中王公担任,以此辅佐宗令处理宗人府事务。再之下,设府丞一人,由汉人担任负责本机构的汉文册籍的记载和管理等工作。比如在清朝的嘉庆年间,宗人府的府令便是由其兄长——乾隆帝的第十一子——永瑆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宗室和觉罗

清代受宗人府管辖的群体分为宗室和觉罗。宗室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后代,因其身上可以系有黄色的绸带表明身份,故又被称为“黄带子”;而觉罗就是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之子孙,因其身上可以系有红色的绸带来表明身份,故又被称为“红带子”,相较与宗室之下血缘关系要更为疏远。

宗室作为离皇帝血缘关系更近的存在,他们可以按照清朝宗室爵位的继承办法,来享受待遇(编者注:清朝宗室爵位排序: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共十二等十四级)。

而觉罗作为远支皇族(编者注:其实这么叫很不严谨,因为觉罗的祖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身份),只能通过战功等方式争取与异性功臣一样的爵位(编者注:清代异性功臣的爵位排序: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等共九等十级)。

纵观清朝二百余年,觉罗中凭战功获得最高爵位的只是“三等伯爵”,仅仅刚步入“超品”的圈子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管理职能

宗人府的第一要义是管理皇族内部各种事务,如果把清朝皇帝比喻为家族的大族长的话,那么宗人府府令就是二族长。比如对于家族内部的新出生的孩子姓名的登记、其官爵的晋升、受到的处分等等,都由宗人府进行记载。还有皇家的族谱也由宗人府管理。

再者,就是负责关押那些犯罪的宗室成员。与地方上的监狱不同的是,在宗人府里面服刑,其实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在那个封建社会年代里,宗人府里面的犯人吃喝不愁,并且还有人伺候,只是失去了自由而已。

但在地方普通监狱里,犯人吃的饭都要家里人来送,相比之下,宗人府里的犯人算是待遇相当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