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六纵(二十四军)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在1947年1月至1949年9月解放前夕,连续换了3位参谋长。纵观华野、三野其他纵队(军),绝无这样频繁地换将情况。军级单位参谋长是非常吃重的岗位,毫不避讳地讲,此一现象代表了华野党委主要首长尤其是粟裕,对六纵的不满意。

一、连换3人有多离奇

众所周知,粟裕麾下一、四、六纵并为三大精锐主力,三位司令叶飞、陶勇、王必成号称“叶陶王”,是粟裕最信任最倚重的虎将,粟裕能对王必成有什么看法呢?

我们从撤换参谋长这件离奇之事或许能观察出一二。

六纵成立,系由原华中野战军六纵改称而来,部队基本都是原班人马。首任参谋长杜屏。1948年5月,杜参谋长调到四纵担任第10师师长,后来一直干到解放前夕。遗缺由时任六纵副司令员皮定均兼任,皮定均大名鼎鼎,中原军区一纵一旅也就是皮旅的旅长。

皮定均兼任挺有意思,一般来说是参谋长干得好升任副司令,基本是上兼。皮定均却从本职副司令下兼参谋长,可以看出六纵当时没有合适的参谋长人选,便由分管作战指挥的副司令下兼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定均只当了5个月参谋长,1948年10月即免兼,只任副司令。之后便由十纵参谋长赵俊接任,赵俊一直干到解放前夕。

对比其他纵队情况,能发现六纵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一纵有二任参谋长,首任参谋长张翼翔任期1947年1月至1948年12月,占一纵战斗史绝大部分,可大略视作一任。十二纵一任,与此情况略同。

二纵两任参谋长,任期差不多。七纵、八纵、十纵、十三纵与此情况相同,不展开说了。

三纵较奇,只有一任,但直到1948年10月才配参谋长,之前大概由副司令兼参谋长。

四纵一任,梅嘉生,一直干到解放前夕。

九纵亦较奇,只有一任:聂凤智。聂凤智任期为1947年4月至8月,后来再未配参谋长。当时许世友升任山东兵团司令员,纵队司令由聂凤智接任。但许并没有离九纵太远,以他在九纵的崇高威望,大事小情均能参与,可能参谋长之事务仍由聂凤智代管,司令部各处直接对聂负责,因当时副司令也未配(刘飞只挂名未到职,仍在一纵负责指挥)。

十一纵一任,胡炳云同样未到底,1948年3月改任副司令,把参谋长的活干了但是未兼任。

总结一下,各纵参谋长或一任或两任,都比较稳定。像六纵这样换的多,而且任期比较古怪的绝无仅有。

六纵一直备受陈粟谭等新四军老领导信任,不存在打压谁斗争谁,没有黑幕。

总要有个原因,绝不是偶然。王必成并没有太理解为什么一直换,但也不敢问粟裕。

1947年1月至1949年2月,各大野战军的核心任务是打仗,战斗力是刚需。任何不利于提升战斗力的因素,都会非常重视、立即解决,任何头脑清醒的将领们都会做此选择。

笔者以为,很有可能六纵参谋长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二、问题早就暴露了

华野三大劲旅一四六纵,一纵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四纵作风极其刚猛,但四纵善于学习总结,能及时弥补短板,故直到渡江战役和席卷沪宁杭,一四两纵并未出现大的败仗。

六纵战斗力亦极强悍,但两头冒尖,涟水战役被整编七十四师击败,是王必成心头之狠。

致败之因,乃指挥不力。指挥不力,又在于判断情况出现失误。

第一个失误,华中野战军无线电侦听人员,截获到整编七十四师在涟水城西的无线电讯号,据此判断张灵甫可能会把城西当作主攻方向,而非我军一直认为的城南。据《皮定均中将》一书认为,是坐镇涟水的指挥员没能引起警觉,这位领导,当是时任华中六师师长的谭震林。

第二个失误,六师不恰当地把进行两个旅的部署调整。

两个失误中较为致命的是第二个。

张灵甫假装打城南,实际把主力都摆在城西强攻。王必成指挥的三个主力旅都部署在城南,以当时情况而论,应当立即率两个旅奔赴城西。实际战斗过程中,王必成始终担心张灵甫再玩声西击南的把戏,城南重兵不敢一下子调走。

王必成亲率一个旅到城西,仍然顶不住整编七十四师,于是六师政委江渭清再率一个旅从城南到城西增援。这就打成了添油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江渭清带的那个旅因为事先准备不充分,过废黄河的茭陵渡浮桥时组织不够严密,过河太慢,耽误了不少时间。

大家想想这意味着什么?在主场作战,竟然还出现如此问题。

六师师长谭震林固然有错过战机的失误,但他的主要职务是华中野战军政委兼前委书记,六师师长是下兼之职,六师主要作战指挥是副师长王必成,就像华中一师师长也由粟裕下兼一样。

谭震林在前线坐镇,具体组织指挥上的失误,应该是王必成的。所以当时正在宿北忙得不可开交的新四军军长陈毅一听说此事,怒不可遏地传令要撤掉王必成的职。幸亏江渭清亲自跑到宿北前指当面向陈毅求情,并解释了事情经过,陈毅才算作罢。

我们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原因当然有王必成指挥不力、料敌不准,但所有责任仅用这8个字显然不能全部涵盖。

六纵在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能击退整编七十四师,那次打的也是硬碰硬不取巧的实力之战,证明六纵和整编七十四师实力并无太大差距,只要部署的合理、指挥的到位,就不会出现一边倒。

二战涟水,六纵的致命问题就在部署和指挥,其中深层次问题又植根于战前准备不充分,包括如下:

未完待续。

联系笔者微信:13676349524,加军史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