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河南南阳开了一次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年周年座谈会。谁也没有想到,就这样一次简简单单的座谈会,却遭到了一群自媒体人和网友的痛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座谈会,主要来自三省,诸葛亮出生地山东临沂、躬耕地河南南阳、长眠地陕西汉中,“三省三地”的专家学者共聚南阳。

众多机构学者参加,山东沂南县诸葛亮研究会、陕西勉县三国文化管委办、陕西勉县三国文化研究院、陕西勉县武侯墓、陕西勉县武侯祠、南阳市社科联、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南阳市博物院、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南阳武侯祠博物馆等机构团体专家学者。

本次座谈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有效地传承弘扬了诸葛亮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一群网友群起而攻之,觉得这些人就是不办实事,就搞这些虚的东西,还把这座谈会说成是“吃喝大会”。还说,“诸葛亮死了那么多年,还能养活一群孙子。诸葛亮死了那么久了,也不放过他。”反正就是说什么的都有,基本都是在嘲讽这些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就是认知的差异化的表现。像研究这些古今中外名人的各种机构,那是比比皆是,并不是说只有南阳这次举办的纪念诸葛亮座谈会。像这样的会,每年都会有很多地方召开。每个省都有研究名人的机构,市里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阳怎么就开了一次纪念诸葛亮的座谈会,就让一些人那么跳脚了呢。难道是要把老祖宗那些文化都忘记了吗?是要否定诸葛亮留下的宝贵文化吗?

除此之外,这样研究名人文化的群体,不仅存在于社会上,像很多大学里面都是存在的。难道就说他们研究这些古代名人没有意义吗,就不值得去研究这些文化吗?

一群与南阳毫无关系的人,却痛骂这次纪念诸葛亮的座谈会,南阳可真是太冤枉了。

有的人真的有些狭隘了,在有些人眼里诸葛亮就是一个厉害的军师而已,可是在研究学者眼里,他不仅仅是一个军师,还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其他的东西,通过诸葛亮,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东西,还可以进行纠正一些以前没有那么完善的理论。

像别的地方召开的名人研究会,怎么就没有人去喷呢。难道说是因为诸葛亮太有名了,让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重点,不吐不快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块石头在普通人眼里,那就只不过就是一块石头而已。可是在科学家眼里,那不只是一块石头,还要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里面都有什么元素,可以用石头制造什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等等,这就是区别所在,这就是认知范围的不同。不同的认知,看待事情的视角是天差地别的。

诸葛亮身为三国时期那么有名的一个代表人物,普通人了解到的只不过那篇《出师表》,还有就是通过影视剧了解到的诸葛亮而已。

但是,学者到接触到的诸葛亮,那可比普通人了解的多很多。正所谓不是一行不知一行,外人只能看到表面,内行看门道。南阳开这样的诸葛亮座谈会,那是一点都没有错的,错的只是那群只看到表面功夫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