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兰亚科—万代兰族(五):寄树兰

32.寄树兰

寄树兰属(学名:Robiquetia)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附生兰。该属共有约40种,分布于东南亚至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有2种,产南方诸省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质地坚硬,圆柱形,伸长,常下垂,有时分枝,具多数节和疏生多数二列的叶。叶扁平,长圆形,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或斜截而具不整齐的缺刻,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鞘。花序常与叶对生,斜出或下垂,分枝或不分枝,密生许多小花;花半张开,萼片相似,中萼片凹的;花瓣比萼片小;唇瓣肉质,3裂;侧裂片小,直立;中裂片伸展而上面凸状;距圆筒形或中部缢缩而末端膨大呈拳卷状,内侧背壁和腹壁上分别具1个胼胝体或附属物;蕊柱粗短,无蕊柱足;蕊喙大或小,肥厚,先端2裂;花粉团蜡质,2个,近球形,每个具半裂的裂隙;粘盘柄细长,上部弯曲,两侧常对折而中央呈沟槽状;粘盘小,近圆形。

(2)寄树兰

寄树兰(学名:Robiquetia succisa),为兰科寄树兰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生于海拔570-1150米的疏林中树干上或山崖石壁上。产中国福建(南靖、平和、华安、永泰、连江、顺昌等地)、广东西部(怀集)、香港、海南(陵水、昌江、儋县)、广西东部(苍梧)、云南南部(勐腊、勐海、景洪)。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模式标本采自中国(香港)。

33.大苞兰属

大苞兰属(学名:Sunipia),又名宝石兰属,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腐生兰。该属共有22种,分布于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越南至中国。中国有2种。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短,具多数叶。叶稍肉质,二列互生,扁平,狭长圆形,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关节,在关节之下扩大为鞘。花序从茎下部叶腋中长出,下垂,分枝或不分枝;花序轴纤细,疏生多数花;花小、开展、萼片和花瓣近相似;唇瓣3裂,贴生于蕊柱基部,侧裂片近直立,中裂片稍肉质,与距交成直角;距近圆锥形,内面具隔膜并且在背壁上方具1个胼胝体;蕊柱粗短,无蕊柱足;柱头近圆形;蕊喙大,高高耸立在浅狭的药床之前上方,先端细尖而浅2裂;药帽半球形,前端喙状;花粉团蜡质,扁球形,4个,分离,每个具1条弹丝状的短柄,附着于粘盘柄上;粘盘柄长而纤细,沿蕊喙前端边缘弯曲;粘盘小,近圆形,约与粘盘柄等宽。

(2)大苞兰

大苞兰(学名:Sunipia scariosa)为兰科大苞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540-65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产中国云南南部(勐腊、景洪),分布于老挝、泰国。模式标本采自老挝。

34.肉兰属

肉兰属(学名:Sarcophyton)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附生兰。该属共有3种,分布于我国、缅甸和菲律宾。我国仅有1种。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直立,粗壮,伸长,具多数二列的叶。叶厚革质或肉质,扁平,狭长,先端不等侧的2裂,基部无柄,具关节和鞘。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侧生于茎,疏生多数花;花小至中等大,开展;萼片相似,离生,中萼片近直立,侧萼片和花瓣稍反折,花瓣较小;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3裂;侧裂片直立;中裂片下弯,上面具明显的皱纹;距圆筒形,下垂,无隔膜,在距口处具2枚胼胝体;蕊柱小,无蕊柱足;药床小,柱头大而圆;蕊喙短,2裂;花粉团蜡质,4个,近球形,几乎等大,彼此离生;粘盘柄线形,粘盘小。

(2)肉兰

肉兰(学名:Sarcophyton taiwanianum),常见于海拔200—8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河谷岩壁上。分布于中国台湾(台东地区)。

35.匙唇兰属

匙唇兰属(学名:Schoenorchis),又名羞花兰属,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附生兰。该属共有约24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有3种,产南方热带地区。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短或伸长,细圆柱形,下垂或斜立,有时分枝,具数至多个节。叶肉质,扁平而狭长或对折呈半圆柱形或中下部呈“V”字形,先端钝或锐尖,2浅裂或不裂,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叶鞘。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下弯,具许多小花;花肉质,不甚开展,萼片近相似,花瓣比萼片小;唇瓣厚肉质,牢固地贴生于蕊柱基部,比花瓣长,基部具圆筒形或椭圆状长圆筒形的距,3裂;侧裂片直立,上缘平截;中裂片较大,常呈匙形;距大,通常与子房平行;蕊柱粗短,两侧具伸展的翅,无蕊柱足;柱头位于蕊柱基部;蕊喙2裂;药帽半球形,前端伸长并且向上翘;花粉团蜡质,近球形,4个,每不等大的2组成一对;粘盘柄狭长,着生于粘盘中部,粘盘比粘盘柄宽而大。

(2)匙唇兰

匙唇兰(学名:Schoenorchis gemmata)为兰科匙唇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产中国福建南部(南靖)、香港、海南(万宁、陵水、三亚市、安定、保亭)、广西(钦县、桂平、凌云)、云南(屏边、蒙自、金平、西畴、勐腊、勐海、贡山一带)和西藏东南部。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标本产于印度东北部。

36.萼脊兰属

萼脊兰属(学名:Sedirea)是兰科的一属,2种,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南部。我国2种均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短,具数枚叶。叶二列,稍肉质或厚革质,扁平,狭长,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浅裂,基部无柄。总状花序从叶腋中发出,疏生数朵花;花苞片宽卵形,比花梗连同子房短;花中等大,开展,萼片和花瓣近相似,侧萼片贴生在蕊柱足上;唇瓣基部以1个活动关节与蕊柱基部或蕊柱足末端连接,3裂,侧裂片直立,中裂片下弯,基部有距;距长,向前弯曲并且向末端变狭;蕊柱较长,向前弯,具短的蕊柱足或无蕊柱足;柱头大,深凹陷,位于蕊柱近中部;蕊喙大,下弯,2裂;花粉团蜡质,2个,近球形,每个具裂隙;粘盘柄带状,稍向基部变狭,粘盘大。

(2)萼脊兰

萼脊兰(学名:Sedirea japonica),为兰科萼脊兰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生于海拔600-1350米的疏林中树干上或山谷崖壁上。产中国浙江(文成)、云南西部(盈江),也见于日本(琉球群岛)、朝鲜半岛南部。模式标本采自日本(琉球群岛)。

保护级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37.盖喉兰属

盖喉兰属(学名:Smitinandia)为兰科下的一个属,约3种,分布于东南亚,经中南半岛地区至喜马拉雅。我国仅见1种,产云南。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伸长,具多节,节上常长出气根。叶二列,扁平,狭长,稍肉质,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鞘。花序侧生于茎,下垂,不分枝,具许多花;花稍肉质,开展;萼片明显比花瓣大;唇瓣牢固地贴生于蕊柱基部,具宽距,距内无附属物,但距口(在唇瓣中裂片的基部),前方有1枚高高隆起的肥厚横隔;蕊柱短、柱状,基部稍扩大,无蕊柱足;蕊喙伸长,小的;柱头位于蕊喙之下;花粉团蜡质,4个,或2个而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粘盘柄短,下部狭窄,向上扩大,约2倍于1个花粉团的直径;粘盘近卵形,比粘盘柄的基部宽。

(2)盖喉兰

盖喉兰(学名:Smitinandia micrantha)为兰科盖喉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约6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产中国云南西部(德宏)。从热带喜马拉雅经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到马来西亚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保护级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38.掌裂兰属

掌裂兰属(学名:Dactylorhiza),是兰科下的一个属。约7种,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种,产南方。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直立,外弯或下垂,长或短,具多数节和多数二列的叶。叶斜立或向外弯,狭长,先端不等侧2裂,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鞘。花序侧生,常斜立,约等于或长于叶,分枝或不分枝,疏生数朵至许多花;花中等大,开展,萼片和花瓣相似而伸展,但花瓣较小;唇瓣肉质,牢固贴生于蕊柱基部,3-5裂,侧裂片直立,中裂片上面或两侧裂片之间密生毛,基部具囊状的距;距内背壁上方具1个被毛的附属物;蕊柱粗短,常被毛,无蕊柱足;蕊喙向前伸展;药帽前端收窄或三角形;花粉团蜡质,4个,近球形,每不等大的2个成一对,或2个而每个分裂为不等大的2爿;粘盘柄近匙形或狭楔形,比花粉团的直径长;粘盘近圆形或卵形,比粘盘柄的基部宽,有时一端具缺刻。

(2)掌裂兰

掌裂兰(学名:Dactylorhiza hatagirea),为兰科掌裂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560-780米的林缘树干上。产中国云南南部(勐腊),分布于老挝、泰国、缅甸。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39.带叶兰属

带叶兰属(学名:Taeniophyllum),又名小蜘蛛兰属,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附生兰。该属共有约12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向北到达我国南部和日本,也见于西非。我国有2-3种,产南方省区。

(1)形态特征

小型草本植物。茎短,几不可见,无绿叶,基部被多数淡褐色鳞片,具许多长而伸展的气生根。气生根圆柱形,扁圆柱形或扁平,紧贴于附体的树干表面,雨季常呈绿色,旱季时浅白色或淡灰色。总状花序直立,具少数花,花序柄和花序轴很短;花苞片宿存,二列或多列互生;花小,通常仅开放约一天;萼片和花瓣离生或中部以下合生成筒;唇瓣不裂或3裂,着生于蕊柱基部,基部具距,先端有时具倒向的针刺状附属物;距内无任何附属物;蕊柱粗短,无蕊柱足;药帽前端伸长而收狭;花粉团蜡质,4个、等大或不等大,彼此分离;粘盘柄短或狭长;粘盘长圆形或椭圆形,明显比粘盘柄宽。

(2)带叶兰

带叶兰(学名:Taeniophyllum glandulosum),为兰科带叶兰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常生于海拔480-8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产中国福建北部(武夷山)、台湾(南投、台东等地)、湖南(地点不详)、广东北部(连平)、海南(陵水)、四川东北部(城口)、云南南部(景洪)。广布于锡金、朝鲜半岛南部、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

40.白点兰属

白点兰属(学名:Thrixspermum),又名风铃兰属,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附生兰。该属共有约1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与大洋洲。我国12种,产于南方诸省区,尤其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上举或下垂,短或伸长,有时匍匐状,具少数至多数近二列的叶。叶扁平,密生而斜立于短茎或较疏散地互生在长茎上。总状花序侧生于茎,长或短,单个或数个,具少数至多数花;花苞片常宿存;花小至中等大,逐渐开放,花期短,常1天后凋萎;花苞片二列或呈螺旋状排列,萼片和花瓣多少相似,短或狭长;唇瓣贴生在蕊柱足上,3裂;侧裂片直立,中裂片较厚,基部囊状或距状,囊的前面内壁上常具1枚胼胝体;蕊柱粗短,具宽阔的蕊柱足;花粉团蜡质,4个,近球形,每不等大的2个成一群;粘盘柄短而宽;粘盘小或大,常呈新月状。蒴果圆柱形,细长。

(2)白点兰

白点兰(学名:Thrixspermum centipeda)为兰科白点兰属下的一个种。通常生于海拔700-115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产中国海南(陵水、保亭、万宁、琼中、琼海、儋县、白沙等地)、香港、广西(地点不详)、云南南部(勐腊、景洪、勐海)。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模式标本采自中南半岛地区。

41.毛舌兰属

毛舌兰属(学名:Trichoglottis),又称架舌兰属、石兰属,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附生兰。该属有船唇兰(Stauropsis undulata)等85种,分布于东南亚、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向西到达斯里兰卡,向北到达我国南部。我国有1种和1变种,分布于南方热带地区。

(1)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茎上举或悬垂,短或长,具少数至多数节。叶二列,稍肉质,狭窄,先端不裂或2裂,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鞘。花序侧生,1至数个,常在同一茎上的多个节上长出,很短,远比叶短,具1至数朵花;花小或中等大,开展,萼片相似,花瓣比萼片稍小;唇瓣肉质,牢固地贴生于蕊柱基部,3裂,侧裂片直立;中裂片不裂或3裂,其上面常密被毛或乳突,基部囊状或具距;距内背壁上方具1个可动而被毛的舌状附属物;蕊柱短,圆柱状,顶端两侧常有被硬毛的蕊柱齿,无蕊柱足;蕊喙短,几乎向前伸展;药帽前端收狭,药床浅;花粉团蜡质,4个,每不等大的2个成一对,或2个中每个具裂隙;粘盘柄带状或有时上部稍扩大,比花粉团的直径稍长;粘盘圆形或长圆形,比粘盘柄的基部宽。

(2)毛舌兰

毛舌兰(学名:Trichoglottis triflora)为兰科毛舌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118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产中国云南南部(勐海)。分布于越南、泰国。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保护级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