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厨房增加了收纳空间,东西归置得更为整齐,灶台高低也调整得便捷舒适,卫生间还安装了淋浴凳……”说起家中的新变化,安宁区西路街道兰飞社区居民刘梅兰开心地向记者一一列举,她说这虽然是常人眼里不起眼的小变化,但给自己的生活却带来了很大的便捷。5月20日,记者从市残联获悉,今年市残联将全面落实市政府《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建设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行动方案》,计划完成年度2000户无障碍改造计划任务。

刘梅兰家中的改变正是得益于兰州市残联为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的无障碍改造项目。刘梅兰是肢体二级残疾,其丈夫陈士庆是多重一级残疾(视力一级、肢体二级),出行、如厕、洗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他们又是辖区低保户,生活十分困难。

安宁区残联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将她家纳入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名单。改造前期,安宁区残联工作人员与施工单位多次深入刘梅兰家中,按照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实地勘查,认真倾听她对家庭改造的意见和建议,对屋内需要改造的厨房、卫生间进行了登记、拍照和实地测量,定制了改造方案。除了厨房、卫生间改造,安宁区残联还为刘梅兰的丈夫陈士庆配备了电脑读屏软件,让他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据了解,市残联目前对有改造意愿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入户评估,根据残疾人状况、需求与居住环境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改造方案,做到“一户一方案”“一户一预算”,最大程度满足残疾人家庭实际需求,切实改善他们居家生活环境,

红古区残疾人周祥、罗玉桂住的是平房,日常下台阶去如厕对他们来说是个“麻烦事”,不久前施工人员为他们的台阶两侧安装了护栏后,他们开心地说:“因为行走不方便,以前下台阶时摔倒过,这个护栏对我们来说太实用了,上下台阶没有那种恐惧感了。”

据了解,今年兰州市残联将全面落实市政府《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建设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行动方案》,计划完成年度2000户无障碍改造计划任务,各县区残联将持续聚焦这项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出行、如厕、洗澡等生活实际问题,持续加强助残服务优化,推进惠残政策落实落地,有效解除残疾人居家活动障碍,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