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伴随着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与治理体系的深化重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不只是发展的问题,改革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强调以数字生产力赋能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适应数字生产力的相关组织、流程、机制等生产关系优化调整,是数字时代城市全要素、全过程的转型。”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副司长陆冬森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说道。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地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5月20日下午,国家数据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相关情况。

《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适数化改革,建立适应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体系和政策体系,推进城市管理流程再造、模式变革、方式重塑。

该文件中,“适数化改革”被首次提出。陆冬森就“适数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回答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提问。

陆冬森说:“在文件起草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地方有适数化改革的实践基础。比如,重庆市推进建设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对城市的治理网点、管理流程进行了系统性改造,带来了新的变化;再比如,北京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快速响应市民需求,创新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数据共享融通基础上,改革整合基层执法资源,以数字赋能增强基层治理力量等。”

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鼓励城市开展管理服务手段、管理服务模式、管理服务理念的适数化变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完善规则规范和运行流程体系。探索央地协同推进数字化变革与制度创新。推动完善公共数据管理和授权运营法规政策,细化完善配套措施。推进标准建设应用,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数据互操作、数字孪生、运营运维等标准规范研制,推动标准符合性检测认证,促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我们认为适数化改革就是要消除阻碍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制度藩篱和堵点卡点,主动对不适应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变革重塑,推动跨领域、跨部门业务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制度创新。”陆冬森介绍,“《指导意见》重点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制度规范、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创新设计,提出开展管理服务手段、管理服务模式、管理服务理念的适数化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完善规则规范和运行流程体系。”

据了解,未来各地政府部门将打造一批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好用的典型场景,推进城市经济、治理、生活数字化转型相互赋能、融合互促。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首创精神,探索央地协同推进数字化变革与制度创新,及时总结、复制、推广适数化成功经验,具备条件的,我们将推动转化为全国性政策和制度。”陆冬森向本报记者表示。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