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恳请理性观赏,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傍晚时分,村庄里家家户户飘起了炊烟,好一幅人间图画。宿老财家的后厨也飘起了炊烟,胖胖的厨娘往锅里加了油,放上一块豆腐。
等到油出现了剧烈的响声,她弯腰从盆里捞起一勺活泥鳅,倒进锅里。锅里顿时出现了乱蹦乱跳的景象,好不热闹,厨娘赶紧盖上锅盖。
这是宿老财最爱吃的“玉中龙”,泥鳅都是用鸡蛋清喂养,喂养了好几天,直到肚子里的泥巴全部吐出来,里面全是吃进去的鸡蛋清,身上的泥腥味也去掉了,就把它们和豆腐一起下锅。
泥鳅遇热,就往豆腐里钻。等到豆腐的表层变得金黄,就可以出锅切成厚厚的片了,淋上汤汁,就能食用。他把泥鳅比喻成龙,把豆腐比喻成白玉,就有了好听的名字。
就在这时,猛地从门外冲进来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岁左右。只见他飞快地揭开锅,伸手捉住那一条最大的泥鳅,转身就跑。
厨娘在后面追赶,大声叫嚷,“讨星儿,你吃了豹子胆啊,敢抢老爷的美味。”讨星儿飞快地跑向河边,飘来他的声音,“吃不得,这是一条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星儿是宿老财家的童仆。
三岁这一年,他的父母抱着他,坐着牛车去县城,半路上遇上军营的马炸群,马群跑上大道,硬是将牛车撞翻,老牛和父母都被践踏而死。
兵士们在清理现场时,在女子的怀抱里,发现了啼哭的讨星儿,因为有母亲的身体遮挡,他竟然毫发未伤。军营里查访的明白,讨星儿没有叔伯,只有一个亲娘舅,便通知他的亲娘舅将他领回家抚养,赔偿了100贯钱。
但是,舅舅亲,舅妈就未必了。舅妈认为他是一个累赘,不想抚养,就撺掇丈夫,把讨星儿卖给财主家当童仆,不但白得了抚恤金,还能另外得到一笔钱。
世上最难抗拒的风,就是枕头风。讨星儿的舅舅挡不住他家老婆枕头风的吹拂,三番五次后,便动摇了,抱着讨星儿,把他卖到了百里之外的宿老财家里,当了童仆。
正所谓没有娘的孩子像根草,讨星儿来到宿老财家里,就是一根烂草,小小年纪就开始干着杂活,手脚慢了,不是不给饭吃,就是一顿打骂,吃尽了苦头。
好在他的承受能力强,坚强地活了下来,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年多。
这一天,宿老财的家仆在河里摸鱼,发现了一个泥鳅洞,开始把手伸进洞里掏泥鳅。洞很深,掏了十几条泥鳅后,剩下的还有好多,躲进洞里面了。
宿老财最喜欢吃泥鳅煎豆腐了,还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玉中龙”。他看见家仆带回来这么多泥鳅,心中大喜,让他拿着锄头铁锹,去把泥鳅洞掏空,说不定能找到大泥鳅。
家仆带着几个人,顺着泥鳅洞往里面挖,一共挖了一丈多深,把河岸挖了一个长长的口子,挖出了几百条泥鳅,还在洞底里捉到了一条特大的泥鳅。
这一条泥鳅足有筷子长短,但是比男人的手腕还要粗,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身上布满花纹,花纹像极了鱼鳞。
家仆大喜,伸手去捉,却发现泥鳅的劲真大,好几次被它挣脱,扑腾着往河里跑。最终,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它按住,要是再慢一拍,就被它逃掉了。
宿老财看见这一条大泥鳅,禁不住直流口水,下令专门用一个盆子养着,每天喂养10个鸡蛋。他心里一高兴,就把一个丑陋的丫环,赏给家仆做了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几天后,是宿老财的生日,他特意地吩咐厨娘,晚饭要吃玉中龙,把那一条大泥鳅一起烹调了,他要好好地享用。
让人预料不到的是,大泥鳅刚下锅,就被讨星儿冲进来抢走了,扔进了河里。宿老财听了厨娘的报告,暴跳如雷,接连砸了三个瓷瓶,还不解气。
等到讨星儿回来后,他拿着棍棒对着讨星儿,就是一顿劈头盖脸地毒打,呵斥他是不是昏了头,竟敢把到嘴的泥鳅给放了。
讨星儿边躲闪边高喊道:“老爷,这不是一条泥鳅,这是一条龙,吃了会惹来灾祸的,我这是为你好。”
宿老财停住棍棒,狐疑地问道:“你看见龙的真身了?”讨星儿摇头说:“没有,我看见的也是泥鳅。”宿老财气得圆凳双眼,举起棍棒说:“你这个小奴才,又来骗我。”
讨星儿赶紧说:“我听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说的。”
原来,讨星儿正在院子里撒米喂鸡,脑海里忽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急切地对他说:“我快要化龙了,快去救我。”
接着,讨星儿就像被操控了一般,冲进厨房里,揭开锅盖,拿起大泥鳅就跑。泥鳅快要化龙了,不是龙还是什么?因此他才说泥鳅是一条龙。
宿老财哪里肯信呢?认为讨星儿小小年纪,居然谎话连篇,编造一个子虚乌有的假话,企图蒙混过关。他大吼一声,举着棍棒不住地打,直到把讨星儿打得没有动静了,他才恨恨地丢下棍棒走了。
老仆急忙抱起讨星儿,回到房间里,放在床上。他和讨星儿睡在一个房间里,情同爷孙。过了不久,他听见讨星儿说着胡话,伸手一摸,额头发烫。他轻声呼唤讨星儿的名字,却不见醒来,急得连连叹气。
到了第二天早上,老仆起床,发现讨星儿还没有醒来,上前查看,还在发烧,就急匆匆地去找宿老财,要请医者给讨星儿治病。
宿老财没好气地说:“他一个下人,皮糙肉厚,哪里就那么娇贵了,躺几天就好了。”老仆急切地说:“老爷,讨星儿到现在还没有醒来,再不请医者来看,恐怕性命不保了。”宿老财恼怒地说:“谁家还不病死个把仆人?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仆低声说:“老爷,话不能这么说,要是讨星儿真的病死了,是他的命不好,怪不得老爷。但是,他是被你打成这样的,传出去可就不一样了,恐怕老爷的名声就会受损。”
宿老财一愣,片刻后挥挥手说:“你去请医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者来诊治后,开了一副药方,老仆抓来药,侍候讨星儿喝下。可是,过了两天,讨星儿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了,眼看活不了几天了。
宿老财得知情况,心生毒计,半夜里支开老仆,让一个得力的家仆,也就是挖出泥鳅的那个,扛着讨星儿,扔进了河水里,制造一个失足落水而死的假象。
可是,讨星儿的命大,顺着河水往下游漂流了二十多里,被一个提着灯笼等候在此的老渔夫救了上来。
渔夫姓蓟,一生未娶,独自一人生活,人们唤他老蓟头。他都是白天打鱼,晚上从不出门的。今天晚上,他喝了几口闷酒,早早地上床歇息,忽然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赶紧起来,到河边捞人,送你一个孙子,帮你延续香火,荣耀门庭。”
老蓟头惊醒过来,急忙来到河边,撑着小船等候着,举着灯笼照着河面,眼睛一眨不眨。到了后半夜,他看见上游漂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捞起来一看,竟然是一个七岁多的小男孩。
他抱着小男孩,急急忙忙地回到家里,放进热被窝里。天亮后,他去附近的村里,请来行医的老者,给小男孩治病。也是机缘巧合,一副药喝完,小男孩痊愈了。
此人就是讨星儿。
在老蓟头细细地盘问下,他了解了讨星儿的身世,就把他留了下来,当了孙子,随了他的姓,让他给隔壁放牛。
隔壁是一个落第的老先生,在家里开办了一个学堂,家里有十几亩田地,养着一头耕牛,无人放养。讨星儿给他放牛,他每个月给几十个小钱作为酬劳。老蓟头也不图讨星儿挣钱,只求能有事情做,让他打发时间。
过了大半个月,这一天,讨星儿正在山上放牛,走来一位白胡子老头,笑着对他说:“你这样下去不是一个办法,你要去读书。”
讨星儿笑着说:“可是,老爷爷,我家无钱供我读书啊。”
白胡子老头掏出一块金子,笑着说:“这些钱省点用,足够你读书了。”讨星儿大喜,赶紧接过来,跪在地上叩头说:“谢谢老爷爷。”白胡子老头又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几本书,笑着说:“你会认字后,闲暇时就读这几本书,如遇见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就是了,千万不要把书给外人看,切记切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星儿拿着金子回家,对老蓟头讲了遭遇。老蓟头惊讶不已,就不让他给老先生放牛了,把他送到老先生的学堂里读书。
老先生发现讨星儿很是聪慧,就悉心教导,三年下来,讨星儿的学问大有长进,超过了同龄孩子许多倍。
这一天,讨星儿放学后,老渔夫在厨房里烧火做饭,他就到河边扯猪草,他是一个勤快的孩子,这是穷人家孩子必备的特质,其实也是被苦难的生活逼迫成这样的,不值得夸赞。
突然,跑过来几个人,把讨星儿捉住,塞进了岸边的小船里,急匆匆地往上游摇去。讨星儿这才发现,劫持他的人,是宿老财和几个家仆,其中就有那个掏出大泥鳅的家仆。他成了宿老财的心腹,凡事都会带着他。
那一个不认识的人,想来就是带路人了。
原来,宿老财吩咐家仆在河里打捞讨星儿的尸首,没有发现,心里就存了疑问。前一段时间,宿老财听人说起,有一个老渔夫捡来一个孙子,读书非常厉害,心中起疑,就派那个心腹家仆去打听。
心腹家仆在老渔夫的临近村子里,有一个远亲,就去向他打探消息,远亲就把家仆引到老渔夫的门外窥探。家仆一眼认出,老渔夫的孙子,就是讨星儿。
听了心腹家仆的汇报,宿老财气得牙痒痒,他实在不甘心,自己花钱买来的童仆,白白地变成了人家的孙子,于是就算计着偷偷地抢回来。
这个方法虽然不地道,却是最简便最省事的办法,而且他家里有讨星儿的契约,就算老蓟头告到官府,也是枉然。
据远亲说,讨星儿每晚放学后,会去河里扯猪草,于是,在远亲的带路下,他们埋伏在河边,把讨星儿抢走了。
小船走了一段水路,忽然河水翻涌,冒出一颗黑乎乎的龙头,将小船掀翻,众人都落入了水中。龙头张嘴把宿老财咬死了,又把心腹家仆和远亲咬死了,然后顶着讨星儿到了岸边,随后潜入河水不见了。
其他几人,吓得魂飞魄散,爬上岸逃窜而去。
讨星儿逃回家中,老蓟头这才知道他刚才遭遇了不测,要不是河里冒出一颗龙头,他就被宿老财抢回家中了。
宿老财的家属听了逃回来的家仆诉说,去把死尸抬了回来,担心再一次遇到怪异的事情,也不去索要讨星儿了。远亲的家属,也只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不敢声张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后,老先生已经教不了讨星儿了,就把他推荐到县城学院里读书,讨星儿辞别老蓟头,住进了学院里。这期间,讨星儿把白胡子老头赠予的几本书都粗略地看了一遍,然后逐篇背诵了起来。
这一天,讨星儿正躲在屋里读那几本书,一位姓贾的同窗好友跑了进来,询问他读的什么书?讨星儿就把书给他看。他读了一篇,爱不释手,找讨星儿借来要读。
讨星儿早就忘了白胡子老头的叮嘱,把几本书都借给了姓贾的书生。姓贾的抱着盒子走出屋子,盒子突然起火。等到将火扑灭,书籍全部烧焦了,已经没有用了。讨星儿懊悔不跌,他还有两本书没有背诵,然而悔之晚也。
时间一晃,讨星儿已经二十五岁了,在老蓟头的张罗下,他早就娶了侯氏为妻,生下了一儿一女。这一年,他取得了科考的资格,独自到都城参加考试。
没想到,考试的几个题目,正与几本书中的内容暗合,只可惜,讨星儿还有两本书没有背诵,虽然发挥的不错,却也只考了一个中等进士,被分配到湘潭一带,担任县丞。他先回家省亲,然后带着妻儿以及老蓟头赴任去了。
大唐至德年间,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讨星儿得到升迁,调到都城吏部,担任七品主事。此时老蓟头已经去世,讨星儿带着家眷,走水路绕道洞庭湖,顺带观赏洞庭湖的风景。
到了洞庭湖,忽然翻起了狂风巨浪,一时间天地之间,灰蒙蒙一片,好多船只都被打翻湖中。讨星儿的船只也在风浪中飘摇不定,随时都有侧翻的可能。
就在这时,船头上落下一个白胡子老头,讨星儿认出,正是当初赠予书籍和金子的那位,赶紧上前见礼。
也是怪了,自从白胡子老头跳上船头后,湖面上依然风雨飘摇,船只却稳如泰山,在湖面上平静地穿行着。
白胡子老头乐呵呵地牵着讨星儿的手,在船舱里落座,拱手说道:“今天恩公从此路过,我发现恩公有难,因此现身相送。”
讨星儿惊讶地说:“老爷爷,你身为尊长,为何称呼我为恩公呢?”白胡子老头笑呵呵地说:“你确实是我的恩公啊,帮我渡劫成功,对我有救命之恩哪。”讨星儿一拱手说:“愿闻其详。”白胡子老头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白胡子老头就是那一条大泥鳅。它躲在洞里修行了千年,面临着渡劫,只要渡劫成功,就能成为龙族。而老天给它的渡劫方式,不是雷击,而是被宿老财捉住吃掉。
就在泥鳅入锅的同时,白胡子老头出现在讨星儿的脑海里,催促他去搭救。讨星儿被意念支使着,把泥鳅救出来,扔进了河水里。泥鳅因此渡劫成功,后来成为了龙族。
但是,讨星儿却因此差点丢了命。白胡子老头算到了这一点,因此托梦老蓟头,搭救讨星儿。后来,白胡子老头又现身送来书籍和金子,奉劝讨星儿读书。
讨星儿被宿老财抢走后,河中冒出的那一颗龙头,就是白胡子老头。而如今,讨星儿有难,一船人要在风浪中丧生,他又现身搭救。
讲到这里,白胡子老头叹息说:“你要是背完那几本书,本可以一举高中状元的。只可惜,你忘了叮嘱,把书借给了别人,导致书籍毁掉。唉,或许这就是定数吧。”
讨星儿听白胡子老头讲完,如梦初醒,原来他一直得到白胡子老头的暗中护佑,赶紧站起来表示感谢。白胡子老头摆摆手说:“不必谢我,要谢的话,就谢你自己。要不是你是心善之人,也不会搭救我,你后来得到的一切,都是你应该得到的福报。”
两人闲话了一会儿,湖面归于平静,白胡子老头站起来说:“就此别过,恩公的仕途一帆风顺,我也不用暗中护佑了,善自珍重吧。”说罢一拱手,转身出了船舱,来到船头,变成了一条龙,钻入湖水里不见了踪影。
后来,讨星儿果然仕途顺利,在他40多岁的时候,也就是救出泥鳅40年后,他当上了吏部尚书,可谓荣耀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故事里几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讨星儿如果不选择搭救泥鳅,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际遇,人生也绝不会如此的辉煌。老蓟头如果不理会梦境,不去救人,也就不会有人传承香火,为他养老送终了。
同样的,宿老财如果选择放下,不为了一条泥鳅大打出手,不去抢讨星儿回来,就不会死于非命。心腹家仆和他的远亲,如果不选择同流合污,也就不会丢掉小命。一切看似是命运的安排,其实是自己在关键时刻,所做的选择决定的。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活出什么样的人生。
做人千万不要丢弃内心里的良知,保持良善的本质,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善良,这样的话,幸运之神就会一直眷顾你。白胡子老头何尝不是讨星儿的幸运之神呢?这是他的善良选择出来的结果。
本故事笔法荒诞,意在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内容纯属虚构,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
方面,俱是艺术加工的需要,与现实毫无关联,请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