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珍贵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统。它们记录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艺术技法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对于研究我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国宝代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观念、审美追求和价值观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交流与认知。

《铜“山”字形器》 河北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山”字形器》 河北博物院藏

铜“山”字形器,1978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厝墓和中山成公墓。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标志性器物,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是河北博物院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山”字形器单体通高119厘米,宽74厘米,厚1.2厘米,銎径13.5厘米,重56.6公斤。一套为5件,是战国时期中山国仪仗礼器,器体上部呈“山”字形,下部两侧均向内回转成镂空回字纹。下部中间有安插木柱的圆筒状銎,銎体上部扁平,中间凹口紧密卡住上半部“山”字形器的中锋,出土时銎内残留朽木。器身和銎体铸接而成。

《铜“山”字形器》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山”字形器》 局部

此器是中山国特有的青铜器,象征着中山国王的权威,造型庄重,形体高大,气势威严,立于木柱之上排列在帐前,昭示着中山国人对山的崇拜与信仰。也体现了中山国作为“战国第八雄”的实力。

《铜“山”字形器》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山”字形器》 局部

如今中山国早已不复存在,但它起起落落一百多年留下的文化仍然体现在这些文物上,作为一个主要活动范围在河北中部的诸侯国,在今天的平山、正定、高邑、定州等等这些地方,至今仍然留存着中山国的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鹏,著名钢笔画家,文物画家。现为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海南省钢笔画家协会艺术顾问,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钢笔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李鹏画国宝》、《何以归家》系列作品连载于人民日报。三十余副作品被三星堆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