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从中国运往波兰的集装箱在俄罗斯海关工作人员的检查下被扣押。据俄方称,在这批集装箱中发现了印有“乌克兰军队标志”的制服,引发了轩然大波。

西方媒体甚至开始炒作所谓“中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希望借此挑拨和离间中俄两国的关系。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从目前来看,这批货物是由私人企业发货,跟国家没有关系。而且,如果不是乌克兰军队标志,那么这批货完全可以算作民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装属于“非杀伤性装备”。俄罗斯其实也向中国买了不少非杀伤性装备,比如防弹衣、头盔等等。

去年11月,一家俄罗斯电视台就放出了俄罗斯第98近卫空降师和第331空降团的动员兵,配备中国产的防弹衣和头盔的画面。

视频中,一排排站得整齐的俄罗斯军人身上都穿着一款军绿色的防弹背心,而这些头盔和防弹衣,都是中国产的。

除了防弹衣和头盔外,俄罗斯还从中国进口了一批民用越野车。俄军已经购买并装备了大量该款越野车,未来还将打算再订购,以此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乌克兰方面则直接将该款越野车的生产厂商列入“战争资助商”名单,并加以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相比于枪支弹药,非杀伤性装备的出口,其性质没有那么严重。之前很多希望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但碍于西方政治立场的国家,他们在援助乌克兰一事上,基本提供的都是一些非致命装备。

比如,现在跟哈马斯打得火热的以色列,就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仅仅向他们送去了包括头盔、防弹衣等在内的防护装备。

对于这一点,俄方也深知,而他们这时候披露出这个消息,可以看作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释放的一种信号,希望我们对此加强管控。至于这件事本身,对于中俄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而言,也并不值得上升到太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这批货物只是一起单纯的商业交易,跟任何官方行为无关,不应该被过度解读。对于中俄两国的友谊,我们应该树立信心,继续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