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以“阳辉新航 智绘低空”为主题的沈阳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本次活动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会聚一堂,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共谋合作。

会上,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依托该研究中心,沈阳将进一步建设创新型低空空域交通科学管理体系,开展区域低空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提升研究成果应用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开展低空经济研讨论坛等相关活动。同时,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首创证券首正德胜基金等4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基金总规模20亿元。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沈飞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研究所)等7家单位共同签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共建协议,将共同支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建设,搭建低空经济发展服务和资源合作平台,聚焦低空经济发展重点任务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合作。

当天,中国航空学会首届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习班正式开班。省、市、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将接受为期两天的低空经济领域专题培训。

沈阳发展低空经济恰逢其时,既有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也有市政府一系列政策体系的鼓励促进,还有航空产业的雄厚基础,更有科技进步的驱动和金融资金的加持。年初以来,沈阳市政府发布了《沈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低空经济发展的三年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目标,沈阳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飞行保障体系、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进低空经济服务业快速发展、强化产业生态支撑,重点推进7方面22项关键任务。

近年来,沈阳市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在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人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先后获批国家低空空域改革、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等试点,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在航空器制造、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当前,沈阳航空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建立起涵盖军用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整机、民用飞机大部件转包和零部件制造、通航及无人机整机以及航空运营和维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航空体系,初步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本地航空配套圈,拥有沈飞、黎明、沈飞民机等国内知名主机厂所及相关配套企业 110 余户,直接从事航空产业人员 4 万余人。

目前,沈阳各类“低空经济+”多元应用场景正在加速布局成势,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