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坚持“三步走、三到位、三结合”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全链条规范电气焊作业行为,拓展发挥智能化监管平台作用,有效遏制违规电气焊火灾事故发生。

以点带面

“三步走”确定工作思路

为保障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建设科学高效,临沂市明确先学习、再试点、成熟后推广的“三步走”思路。2023年10月,临沂市安委办组织部分县区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电气焊作业智能监管经验做法,多次与第三方公司对接,考察论证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推进思路。该市将费县、沂南县、兰陵县作为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试点,坚持多元化探索、多路径开发,为全面建设积累经验。

在试点摸索的基础上,今年1月,临沂市安委办印发《临沂市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实施方案》,从物联网芯片安装、全流程审批监管、安全操作培训、政策支持保障等多个方面予以明确,优先在工贸、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广落实。目前,各县区均明确保障措施,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智能化监管建设。同时,临沂市安委办加强技术服务指导,确保智能化监管平台按照一个模式建设、一个标准培训、一个流程管控,为下一步市级统筹管理、大数据汇集分析和平台应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稳步推进

“三到位”夯实治理基础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临沂市聚焦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关键因素,做到摸清底数、全员培训、行业自治“三到位”,确保建好用好。临沂市持续深化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摸排电气焊设备15061台、电气焊持证人员13692人。

在加强培训方面,临沂市建设“抓培训、严考核、强监督”的“人证合一”安全培训信息化管理机制,开发“临沂市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学习考试平台”,配套建设全市特种作业等“三项岗位”考试点市级考场监控平台,通过“互联网+刷脸”培训考试模式,实现对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全过程信息化监管。2023年至今,该市累计培训考试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62372人次。临沂市的做法在全省范围内被推广。

针对电气焊作业考证成本高、电气焊从业人员考证意愿低、无证作业现象普遍等问题,临沂市鼓励采取政策支撑、财政补助、信用评级等措施引导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性培训服务,从源头化解风险。同时,依托行业自治联盟,引导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带头示范,组织联盟内成员单位借鉴学习,企业通过日常互查互促,相互监督规范动火作业,推动企业自治。

系统治理

“三结合”提升治理效能

临沂市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把电气焊作业智能化安全监管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不仅提升了监管执法时度效和风险化解精准度,也大大增强了警示震慑效果。

临沂市将电气焊作业智能化安全监管与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相结合,利用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电气焊违规作业、无证上岗、人机失管等问题的精准排查打击,依法实施限期整改、行政处罚、停产整顿、关停取缔等措施,从严查处各类电气焊违法行为。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投用以来,该市累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5万余项。

同时,临沂市还与危险性作业管理相结合,在重点时段依托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有效推动“两禁止一严控”措施落实;深化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落实,鼓励社会公众对电焊气割作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工作格局。

在与信息化集成应用相结合上,临沂市将“山东好焊”智能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接入临沂智慧应急“一网四平台”,与企业用电监测分析系统及危化品、矿山、粉尘涉爆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集成应用,将全市9273家企业纳入信息化监管平台,累计产生预警信息5108条。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该市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