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的话:

一个基层的消防大队长喜欢讲课,和基层的兄弟们聊天,这是他给基层队站的兄弟讲的一堂课,全文照录如下,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行”的近义词是什么?落实、到位……它常以文件、会议、规定等方式出现,还以“督导”、“考评”等方式来保障它。是我们做一个事情经常用到的词,表示了贯彻上级决策做事坚决、到位。

对于我们这个纪律队伍来说,严格的纪律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是做好灭火战斗的保障。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上级还会为了确保“执行”,还把需要“执行”的事情按时间结点和步骤让执行变得更有操作性。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还在想题目中“力量”这两个字,按平时思维方式去走,纪律、执行力就会产生力量,也就是说等于力量,大队长,你今天说“执行”难道有什么错吗?

实际工作中,执行真正等于力量吗?为什么在成天强调执行和落实的情况下,躺平和碌碌无为现象越来多,一定是在“执行”和产生“力量”之间有哪根“线路”没有搭对,出了问题。我说个概念,汽车和飞机是复杂系统还是简单系统?如果分不清,你只用把它坏掉的原件换成新的,是不是就能找到发生问题的根源,比较清晰。但看似简简单单的人,就是个复杂系统,一个队伍的战斗力,就是个复杂系统。一个事情在一个人的眼睛里,反映到心理上,就是不同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乞丐不一定不幸福,富人不一定会快乐,一个人出了精神和行为上的问题,你是不太好找出根源或者换个“零件”来解决的。从复杂系统来说,他们不像解决汽车飞机火箭故障一样,中间是个等号,而是缺乏一个“转化”的机制,那是什么呢?给大家三十秒钟时间思考。

提示一下,我上两节课给大家讲的队伍管理中的“战争思维”和“教育思维”,前者是以结果为导向,甚至可以牺牲生命去争夺一个目标;后者是以培养“人”、成就“人”为导向的,后者需要长期性,需要“精心”,需要“耐心”。“消防员”的培养,消防队伍的正规化,上次大家和我一样,都得出了一条结论,我们是要更多地运用“教育思维”,而非“比武常态化”来“出成绩”、“出亮点”的“战争思维”模式。

……(发言)

刚才大家说的都很好,有人讲“转化”、“疏导”,有人讲“关怀”、“谈心”。我给大家说一个字“人”,把大家当“人”看。这不是说我们这个队伍不把“人”当“人”看,而是人不是机器,人有喜怒哀乐,人有悲欢离合,人有“三观”,一个队伍的管理者靠“修理”是“修”不出“力量”和“战斗力”的,只有通过让这个队伍“消化”和认同上级制定的“目标”,变为自身“认知”,才能变得“有力量”。

大家都知道青少年会“逆反”。可人类进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把“逆反”进化掉?说明“逆反”是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或者这样说,没有“不听话”和“逆反”,代际之间不太可能产生“进步”,“逆反”等于“觉醒”,该进步了,该发现老一套的东西可能并不太符合当前实际情况了。我们的“职业化”进程,是不是要在“大原则”下,搞一些“逆反”试验呢?思考一下队伍“职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怎么“执行”,如何在“执行”的大背景下,让队伍“力量”更强大些呢?

一个有力量的队伍,一定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队伍,是思想和认知都被引导到一个目标的队伍。但“人”那么复杂,怎么弄到一块?我提三点,抛砖引玉:

一是统一思想,讲清底层逻辑。这几节课,我没有讲具体业务,把具体业务分给队站长们去研究讲解,就是想把底层的一些东西给大家弄清理顺,让大家有所思考,而不是以往的“压迫”式“执行”和“灌输”式“落实”。队站长们也不要当“二传手”,不消化就“执行”。

二是分清层级,理清职责。拿训练来说,支队把握方向,大队把握目标,队站长们可要关注过程,班长骨干们可是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变化”。如果我们都只要“结果”,要“成绩”,分级分层就是笑话,职责交叉就会让指战员无所适从,甚至“分裂”。

三是为善起心,为人动念。大家说是小河中成就是大海还是大海成就了小河?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海才会成长大海。只有每一个人都有成就,才会成为“有力量”的集体,“大河”和“大海”才会返过来泽被万物,成就小河。我们的队伍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抓整体”,关注“成绩”而不是关注个人发展,掏空了指战员的“力量”。看似同样做一个事情,起心动念为了队伍和个人发展的决策者和为了迎合上级以及自己提职晋级的人,中间的过程和方式一定会被弟兄们体会到。所以,队站长们每做一个事情,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起心动念,三思后行。

讲到这里,我把今天的题目给换一下,大家就明了我的用心――“带着觉悟去执行的队伍才会有力量”。谢谢大家。

靠山屯闲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屯主微信号:ifir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