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春秋时期那漫长的争霸战争,最终以越王勾践的霸业告终。

随着越王勾践的崛起,历史也逐渐迈入了战国时代。

越国,也带着霸主的名号,跻身战国时代的舞台。

然而,进入战国时代后,历史情势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国却无法跻身“七雄”之列。

这究竟是为何呢?

战国时代的起始时间存在六种不同的说法:前476年、前475年、前468年、前453年、前441年,以及前403年。

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时间则是在前47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一年,周元王派遣使者赐予越王勾践胙肉,承认越国是华夏诸侯中的“伯”,即霸主地位。

如果按照战国时期起始于前476年或前475年的说法(目前历史教科书通常以前475年为战国时期的开始),那么越王勾践成为霸主的时间实际上已经处于战国时期了。

此后,越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自己的强国地位。

前441年,越国的令尹与赵桓子会盟,共同伐齐,迫使齐国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

前430年,越王朱勾率领赵军再次伐齐国,攻破了齐国长城的“句俞之门”。

前414年,越国先后灭亡了滕国和郯国。

前404年,越国派使者入鲁享受盛宴,鲁侯亲自接待,齐侯则同越国君主一同入鲁,此外还迫使齐国割让了建阳和巨陵给了越国!

这说明当时的越国实力强大,甚至可以迫使齐国割地臣服!

当时,齐国的田氏也曾称:“先君遗令曰:不可攻击越国。越国就像猛虎一样凶猛!”

可见,当时的越国对齐国来说是一种噩梦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即便按照最晚的前403年战国开始的说法,前404年,越国仍然能够迫使齐国在自己面前认输、割地!

这表明越国不仅强大,而且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尽管越国不能跻身“七雄”之列,但其实力却不容小觑。

在战国初期,越国的疆域范围广阔,北至山东省的东南端,沿海向南延伸,包括今江苏省大部分、浙江省北部以及安徽、江西的一部分。

北界与齐国、鲁国接壤,东临大海,西与楚国相邻,南与百越族接壤。

从面积上看,战国初期,越国仅次于楚国,是第二大国。

而且,不要忽视其“偏居东南”的地理位置。

在战国初期,越国的统治中心位于琅琊,尽管目前对越国都城琅琊的具体位置还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它与齐鲁相邻!

就像近现代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位于亚洲,但它们的统治中心却位于欧洲一样,例如俄罗斯。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但它的政治中心却一直在欧洲,因此它一直被视为欧洲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国与后来的俄国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样一个强大而庞大的国家,按理说应该是可以与秦、齐、楚齐驱并驰的超级大国,但为何连七雄之列都无法混入呢?

其辉煌一时的基石,需要从越国曾经为何能够一时辉煌这一点来解释!

首先,我们要谈到的是越国所经历的特殊的转型期。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程度远远不及北方,吴、越两国的经济开发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吴、越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末期相继崛起成为霸主之国,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转型期。

在当时,中原的先进国家纷纷陷入了公卿夺权的阶段:晋国内部公卿相争导致“三家分晋”的局面,齐国也出现了“田氏代齐”的局面,而鲁国更是陷入了“三桓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春秋初期那种“点到为止”的战争相比,春秋后期的战争变得越来越“不择手段”。因此,对于那些实力派来说,他们过去可能喜欢通过外战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但后来却逐渐不愿意在外战中拼死拼活地耗费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吴、越相对落后,但它们相对稳定。因此,一旦遇到雄主充分发动,它们就有了一统一时的机会!

简而言之,虽然他们落后,但他们敢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另外,还要谈到当时的特殊博弈期。在这个时候,各大国出于各种战略考虑,都给予了吴、越一定的支持!

晋国为了牵制楚国,支持了吴国;而楚国则为了牵制吴国,又支持了越国。

这种支援主要体现在人才输送上。他们派遣人员去帮助吴、越学习当时先进的战争方式和方法。

因此,吴、越得以在学习先进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新的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他们“后发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大国与吴、越之间人才交流的增加,许多大国的人才也自发地前往这些充满生机的地方。

比如,伍子胥、孙武前往吴国;而文种、范蠡则选择了越国···

此外,还要谈到特殊的军事时代:军事变革的萌芽期。在春秋时期,各国的军事发展逐渐脱离了礼制的束缚,变得更加务实和致明。

对于那些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来说,这个过程自然是缓慢而循序渐进的。

但对于长期处于东南边陲、远离核心文化区的吴、越来说,这种束缚和阻力要小得多!

加之,吴、越的地理环境也不适合车辆作战,因此,步兵和水军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吴、越反而站在了军事革命的前沿!

此外,吴、越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他们在装备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会稽一带产出铜、锡、铅等重要金属,而越国则拥有浓厚的铸剑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以铸剑术为代表的技术,在一段时间内使得越国的兵器制造十分发达,为越国在争霸之路上提供了相对优势!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尽管总体上落后,但越国曾一度称霸于天下!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优势渐渐消失了。

由于落后的政治制度,导致越国的国力迅速衰落,早早退出了“舞台中心”。

越国开始变得低调,而将都城重新迁回姑苏的举动,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开始。就像如果在一战或二战时期,俄国将首都迁往亚洲一样,尽管仍然拥有广大的领土,但实际上也是退出了当时的“世界中心”欧陆争霸。

同样地,越国将统治中心迁回吴地,也标志着他们退出了中原群雄的争霸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越国的这次撤退似乎没有什么标志性的战役。

换句话说,越国不是因为遭受了什么特别惨重的失败而撤退的!

越国并非是被其他国家击败的,而是因为自身问题没有解决好!

在战国初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虽然变法的程度不同,但都在不约而同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然而,越国却一直保持着落后的政治体制。

当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刚刚开始建立霸业的时候,他就在吴地分封了宋王、摇王、荆王、干王、烈王、襄王、越王、周宋君、上舍君等人。

可以说,除了2000多年后的太平天国,还没有哪个“王”能够封这么多“王”!

因此,尽管越国曾一度非常嚣张,但在其背后,却是“诸王林立”,几乎在上演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缩影。

此外,其他国家的诸侯分封也都有一套规范,比如周天的诸侯分封还有周礼来规范;而洪秀全分封诸侯也有宗教话语作为支持,但是越国似乎完全没有这些“配套”。

因此,越国内部的斗争自然更加难以控制,更加没有规则可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王翳迁都回姑苏之际,发生了越王翳杀死了自己三个儿子的事件,接着又发生了越王翳剩下的一个儿子弑君的事件。

这表明,越王翳迁都回姑苏主要是由于后方不稳!

然而,即便如此,越国内部的动荡并未止息,“越人三世弑其君”,内部纷争依然在继续!

伴随着内部纷争的激化,越国被迫早早地撤回东南!

当时,战国时代连商鞅的变法都尚未兴起,战国时代的“高潮”甚至还未到来!

在这个“高潮”来临之前,越国已经退回东南,其影响力大大减弱,自然不足以与“七雄”并列!

时代已经不同了,越国再次振兴的机会已经不复存在。

尽管越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光荣的传统,“三千越甲可吞吴”,但在克服困境之后,越国是否有可能重新崛起呢?

毕竟,当年,越国从几乎灭亡到成为霸主,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然而,大人,时代已经不同了!

“窗口期”已经结束,强者依然是强者!

随着各国度过转型期,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各国纷纷进入了“战国体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前所述,越国的发展导致其内部陷入混乱!

在过去,“落后但稳定”的情况下,越国能够压制那些“先进但混乱”的国家。然而,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他国家已经变得“先进而稳定”。

对于越国而言,它始终是“落后而混乱”的状态。即使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稳定,仍然不足以与其他国家争雄!

另外,人才流入越地的情况也已经改变。

随着各国进行变法改革,人才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魏国如果无法适应,可以选择前往楚国、秦国,为何还要选择越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况,“飞鸟尽,良弓藏”的典故,恰恰是由越国创造的!

然而,越国落后的政治体制和混乱的政治局面,无法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

曾有越王朱勾试图邀请墨子,但墨子回答道:“越国不听从我的建议,不采纳我的理念”,因而拒绝前往越国!

相反地,越国的人才反而流失到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