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沂商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沂链通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正式获得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直连资格。

这是全国第25家、第4批首家、国内首个商贸物流产业背景、唯一由地方政府主导发起的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的建设者和运营商。这也是山东省继通汇资本、青岛海尔后第3家供票平台,为山东供票高地建设贡献新生力量。

今年山东省临沂市印发《临沂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出:发展数字化金融,持续完善“沂链通”供应链平台功能,推动商城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创新开发数字信贷产品。

这意味着商城数科平台是首个落地的区域型供票平台。

截至目前,票交所累计受理通过25家供应链平台的接入申请,多数平台已完成首单业务落地。具体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国企背景平台数量最多,多达11家。其中央企产融平台7家,对应央企为中铁建股份、鞍钢集团(攀钢集团)、国新集团、中国宝武、南方电网、国家电网、航空工业集团;财务公司平台共3家,全部为央企背景,分别为中船、中国电科及兵器工业集团。地方国企产融平台仅1家,为山东高速集团。

银行背景平台也多至9家,包括:农行、建行(建信融通)、招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兴业数金、民生银行、江苏银行、邮储银行等。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背景3家,股份制银行4家(需要注意的是兴业银行和兴业数金同时作为直连机构接入了票交所),城市商业银行1家为江苏银行。

第三方平台数量4家,分别为简单汇、中企云链、梧桐港和金网络数科。

此前,票交所接入准入条件可简单概况为:1333标准。据《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目前票交所公布的平台接入条件可小供总结为(3+3+1):三个主体条件、三个能力保障(技术、运营和风控)、一个千亿客群资源。

随着该平台接入,后续平台接入标准或将持续优化、存在进一步降低门槛的可能。或能推动供应链票据行业的高速发展。

结合市场信息,排名如下:

01

通汇数科供应链票据平台

规模逆袭、服务创新不断

近期由山东高速旗下通汇资本及通汇数科运营的供应链票据平台规模实现里程碑式发展。

通汇数科平台于2022年1月初完成了与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技术对接,截至2024年2月29日累计发生供应链票据业务总额760亿元,其中2022年度业务总额114亿元,2023年度业务总额527亿元,2024年开年仅6周时间即实现年度业务总额突破100亿元,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在通汇科技平台开通供应链票据服务的万余家企业中,有近8000家为小微企业,涵盖了19个行业大类,其中排名前三的是建筑业(占比39%)、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2%)以及制造业(占比18%)。通汇资本从供应链票据的应用场景出发,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取得实效。

来源:金融时报、上海票据交易所

通汇资本供应链票据在业务规模“遥遥领先”的同时,也在供应链票据产品模式、运营模式及服务模式等多方面实现了创新。

在资金生态构建方面,其推动“担保+供票”模式,引入山东省担保集团、山东农担公司、山东同晟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担保机构,由此类增信机构作为中小型企业承兑供应链票据的承兑保证人,以提升大型企业对此类票据的接受度。以山东同晟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例,近期其召开两场供应链金融业务推介会,选取区域内16家核心企业,推广通汇数科与其联合运营的“票链e路通”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

在再融资方面,2023年11月,“通汇数科2023年度第一期鲁高速-路桥集团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成功发行,此次业务共有125笔供应链票据资产入池,最小一笔金额为3667元;服务了来自10个不同省级行政单位的95家中小型持票企业。

这是全国首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全国首单供应链票据ABN产品,也是2023年6月交易商协会推动供票ABN后供应链票据再融资落地的一大创新尝试。

在场景化应用及服务大型国有企业方面,平台针对国资委在司库体系建设中对“票据信息的动态采集、可视监控和兑付预警”的具体要求,结合供应链票据“账户统筹管理、链路实时可查”的产品特征,在统一核心企业诸多产业链企业用票环境的同时,优化了供应链票据账号与企业资金结算账号的“一对多绑定”服务,确保企业在不改变此前资金结算开户行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要调动任意已绑定的银行账户完成供应链票据业务中的有关结算操作。

在推广供应链票据的过程中,通汇资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对公数字支付平台”开展供应链票据业务,先声夺人。通过联合运营方式,服务数十家大型核心企业,跑马圈地。其年内完成了包括供应链银票、财司票、担保公司保证增信供票等新业务落地,发行了全国首单供票资产证券化产品成为“新一代系统”上线后首个完成供应链全品种、全模式创新的平台,敢为人先

02

简单汇供应链票据平台

市场推广先锋、票据融资额全国第一

2023年,简单汇平台累计签发票据204.93亿元,排名全国第2,票据融资额140.97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简单汇作为首批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服务机构,始终走在供应链票据推广的市场前列,其与在多地、与多家金融机构实现了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创新落地,堪称供应链票据推广的市场先锋。

以其服务的广西交投为例,截至目前,广西交投供应链金融平台已服务超750家链属中小微企业,累计交易规模交投e信超60亿元、供应链票据超37亿元、票据秒融超4亿元,累计融资超40亿元。

2023年5月,简单汇“银票通”产品上线,即在供应链票据平台上,客户可以签发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目前,简单汇已经完成了与浙商银行和日照银行的业务试运行,同步密切对接各大银行流程中,产品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银票通”产品在供应链平台和合作银行的紧密配合下,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其在票据数字化管理、定制化功能方面的优势获得了用户的认可,有效支撑了业

务覆盖面和规模的稳定增长,也推动了票据市场创新和供应链票据发展。

03

中企云链供应链平台

服务及业务模式创新先锋

中企云链作为首批接入上海票交所的供应链平台,依托强大的技术能力、场景理解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实现了供应链票据市场推广、服务及业务模式的多项创新。

中企云链首创供票联合运营模式,以更合规形式推动供应链票据业务营销和服务模式创新。2023年6月,西电财司作为供应链票据(以下简称“供票”)联合运营平台方,线上成功完成西电集团成员单位签发首笔供票,并完成供应商的收票签收。

联营供票平台由中企云链携手西电财司集团开展供票平台联合运营,由云趣数科创新研发。中企云链还助力多家平台上线了供应链票据系统,如国金金服和中船财务公司等,以科技能力推动供应链票据业务发展。

当然,中企云链也借助自深服务渠道的优势,实现了产品在多地、多金融机构的首单落地,也实现了多种供票创新产品的落地。

04

兴业数金商誉达供应链平台

市场推广先锋、票据融资额全国第一

兴业银行是目前唯一一家有两家平台接入供应链票据平台的机构,一个为由兴业银行作为接入和运营机构的“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定位为自有平台;一个为由兴业数金作为接入和运营机构的“商誉达”供应链服务平台,定位为输出平台,服务兴业银行供应链客户的外延。

目前兴业银行已形成“自有平台+输出平台”协同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布局,通过数字化、线上化的特色供应链金融产品

据了解,“商誉达”平台建设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基础功能的迭代升级,二是基于市场需求进行的功能优化。

2022年6月份,“商誉达”完成首批对接票交所新一代票据系统,具备了签发、背书、贴现、质押、担保等完备的票据交易基础功能。同时,针对集团企业做供应链的痛点难点,“商誉达”平台个性化的创新了多租户模式、票据份额化分润模式,向票交所进行了报备并得到了认可。

目前“商誉达”平台已经服务了柳工集团、鹏欣农业、奇瑞汽车、中泰集团、海尔卡奥斯、华林木业等多家家企业集团,先后与兴业银行、富民银行、蓝海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商誉达”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超过6,000家,完成票据报价及供应链票据交易接近50,000笔,实现平台交易量300多亿元。

05

中铁建供应链票据平台央

核心企业系最快发展平台

小供注意到,上述四家平台均具有显著的第三方平台特征(通汇资本已从服务内部走向服务市场)。在核企系平台中,中铁建供应链票据平台发展迅速。

2022年6月,中铁建供应链票据平台完成与票交所对接,进入试运营阶段,开出首张供票。2022年8月11日,完成首笔供应链票据业务落地。

截至2023年4月底,该平台累计业务规模25亿元。

中铁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建资管”)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直接股东为中铁建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建资管定位于服务中国铁建主业、推进产融深度融合,同时依托在中国铁建产业链中的核心平台作用,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为中国铁建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中铁建资管控股中铁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中铁建金服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参与设立了重高铁发(重庆)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北京久其金建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中铁建资管目前主要有铁建银信、铁建基金、铁建资管、铁建商城和产金平台等5大板块业务,经营范围涉及互联网金融、商业保理、资产管理、投资并购、新兴产业投资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

06

海尔供应链票据平台

唯一非三方民企平台

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的2023年度优秀机构奖项的评选结果,青岛海尔软件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软发”)凭借其鑫海汇平台在票据业务领域的卓越表现和持续创新,荣获上海票据交易所颁发的“2023年度优秀创新产品合作机构”奖项。

2023年5月30日,在人民银行和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青岛海尔软件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软发”)作为青岛市首家直连上海票交所的机构,通过自研的“鑫海汇”供应链平台,签发了首张供应链票据。

除北京外,山东省是全国唯一由两家接入上海票交所的区域,也是国内目前供应链票据政策资源最为充足的区域,也是国内供应链票据业务最为活跃的区域。

综合上述信息,目前已接入的平台中,相对而言,第三方平台整体推广能力更强,在业务推广的过程中,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模式、产品、场景及资金生态等进行创新的能力也更强。小供期待,有更多的机构能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供应链票据生态中。

随着银行和财务公司新一代票据系统的逐步上线,新一代票据(含供应链票据)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票据的市场总体量或迎来快速增长。

同时,根据近期观察,包括河南省、江西省在内的多省已将省级统一供应链票据平台纳入议事日程,未来或有更多省份筹划建设省级(市级、区县级)统一供应链票据平台,这对区域供应链平台或是一大利好,要积极把握机遇,加强与监管沟通,提早定位,为未来平台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供应链行业观察

今日互动

《黄太阳供应链笔记》面向全国房地产、建筑业、上下游优质供应链企业提供服务,致力于让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价值被看见。业务咨询/申请入群/专业交流,请添加主编微信: taisam618 (添加时,备注公司、岗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