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活动即将展开,届时将面向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开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致力于生动展现科技工作者报国为民的风采,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现以“少年追光者”栏目向广大青少年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立体化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炸药堆里工作”,他当选为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称号。“大国工匠”的领奖辞这样评价他:“一次次行走于生死边缘,为国铸箭”“当一道道光芒刺破暗夜飞入苍穹,璀璨星空都闪动着勇气与责任写就的诗行”。他的匠人精神,他的勇气和技艺,让无数青少年敬佩。他就是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01

少年立志,逐梦航天

徐立平,出生于1968年。他的父母都是老一辈航天人,他的母亲温荣书,是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招收的最早的一批员工之一。徐立平的家里,除了没毕业的学生,其余全部都是航天工业的从业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徐立平从小耳濡目染,对航天科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航天事业也充满了热情。作为"航二代"的徐立平,小小年纪就立下航天报国的志向,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立志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02

“在炸药堆里工作”

1987年,从19岁的徐立平参加工作开始,他就用心做着一件事——驯服超高能量的“烈性炸药”,即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药面进行“微整形”。

发动机固体燃料通常采用浇注固化成型,固化完成后的药面不是完全平整的,徐立平需要小心修整,切去多余部位,以满足火箭及导弹飞行的各种复杂需求。由于火药高敏感的特性,药面的整形工作无法完全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另外,由于固体火药韧性很强,并且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的力道很难把握。而一旦切多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火药就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偏离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再精密的机器也无法完全代替人工,而且还极具危险性,一旦操作不慎,就会在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被称为“在炸药堆里工作”。徐立平就是在日复一日地驯服超高能量的“烈性炸药”的工作中,挥洒青春与汗水。

03刻苦练就“整形一把刀”

经过常年的艰苦磨练,徐立平成了工厂里的“整形一把刀”。那么,他的高超技术是怎样练就的呢?

自入厂以来,徐立平从未松懈过。为了练好整形功夫,他不断地琢磨和练习,包括怎么用力、怎么下刀,他反复比划着切、削、铲等基本功,揣摩着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和切削力度,每每练得手臂酸痛,他还咬牙坚持不放下。在实际上岗操作时,他更是加倍谨慎,一丝不苟,向有经验的老同事虚心请教,在一刀一刀的勤学苦练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年累月的刻苦磨练,让徐立平的手感越来越好。0.5毫米,是发动机推进剂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可是,徐立平能够控制到0.2毫米——这是一张纸的厚度。到后来,他只要用手摸一下,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他经手整形的发动机推进剂药面,合格率达到100%。

时光荏苒,一晃30多年过去了,徐立平依然坚持着刀尖上的工作,成为了雕刻火药的“一把锋刀”。有人问他,这样终日与火药为伴,图什么?他说,“每当看到火箭发射、飞船上天,那种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干咱们这行,要有对国家奉献的精神,我们追求的是这个。”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5月30日首展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内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