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西门,向天台山行去。他在《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中写道:“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一辈子“在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留下了63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畅游中国·幸福生活”。让我们“不计朝暮之久,不计山海之远”,奔向“诗和远方”,畅游祖国山河,享受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外国游客在西安钟鼓楼广场游览。记者 李卫摄

游在陕西 自在去旅行

旅游,一定要来陕西。来陕西,与山河对话,与历史相逢,感受大自然的温柔赠予;来陕西,用旅行编织记忆,让文化传承心间。

来陕西,定要看华山的巍峨耸立,看黄河的壮丽浩荡,看瀛湖的碧波荡漾,看秦岭环山路的铺展绵延,看翠华山自然造化的世界奇观,看村落的淳朴与美丽;定要听秦腔的酣畅淋漓、陕南小调的优美婉转、陕北民歌的高亢激昂;定要去古都西安寻访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足迹,在与唐诗的碰撞间,了解陕西大地的灿烂历史文化,激发身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

初夏时节,满目葱茏,生机勃勃,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在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陕西盛情邀请全国游客来陕西旅游,品味幸福生活。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联动各地开展主题为“畅游中国 幸福生活 三秦四季 畅旅欢歌”的“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在5月的“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期间推出166项相关活动,推出相关惠民措施89项,发放各类惠民优惠卡券9类12种;全省各市区和各大旅游景区推出精彩的文旅活动,让广大游客共享文旅盛宴。

安康市是今年“5·19中国旅游日”陕西省主会场,当天在岚皋县城关镇碗场坝广场举办“5·19中国旅游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此外,安康市还举办陕南民歌大赛镇坪赛区选拔赛、“国潮江畔 美味老城”美食季暨青少年武术散打比赛、2024环秦岭第八届自行车联赛(安康汉阴站)、“巴山画廊 硒旺岚皋”千架无人机表演、“相约蜀河古镇”汉服走秀系列活动、“品评巴人美食·畅游好客岚皋”岚皋味道美食节系列活动、平利县2024年“国际茶日”活动、羊山草地音乐节等活动,贯穿整个5月。

同时,安康各大景区推出免票或优惠活动:瀛湖景区“5·19”当天免票;白河县天宝梯彩农园景区5月19日至31日门票免费;南宫山景区、巴山大草原景区、千层河旅游风景区“5·19”当天门票五折优惠,5月19日至31日,游客凭到安康的飞机票或火车票享受门票免费;石泉鬼谷岭景区、中坝大峡谷景区、汉江燕翔洞生态景区、石泉雁山瀑布景区、白河县庙山寨景区、平利县芍药谷景区、平利马盘山景区“5·19”当天门票五折优惠。

宝鸡市于5月19日在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广场举办中国旅游日宝鸡分会场活动暨2024年度“文心匠集”系列主题活动。中国·周原景区当天举办抽盲盒、甲骨文辨识活动,通过辨认甲骨文字赢取精美礼品,让大家在互动中认识古代文字、了解历史文化;陇县关山草原景区举办“赋诗词 咏关山 游草原”诗词传诵活动;金台区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举办背诵名篇赢取门票活动;渭滨区神农镇刘家槽特色产业——神农大樱桃产业基地组织樱桃采摘体验等活动。

中国·周原景区“5·19”当天推出畅玩通票半价特惠福利,门票45元/张;周公庙(凤凰山)景区门票半价;太白山景区、红河谷景区5月13日至19日门票半价。龙门洞景区、岐山县五丈原景区、凤县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西部兰花园、九龙山、大水川、灵宝峡、西镇吴山景区、千阳千湖生态旅游景区“5·19”当天门票半价。

陕西其他各市区也均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惠民政策推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6日,游客在永兴坊街区挑选文创产品。记者 李卫摄

惠享陕西 好物淘不停

来陕西怎能不带点陕西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回去!

近年来,陕西各地博物馆、景区纷纷推出旅游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欢迎。唐妞、这就是俑、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等一大批将陕西历史文化元素与潮流文化相结合的文创产品面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文化游”不断升温,文创产品迅速成为市场新宠,引领消费潮流新方向。陕西文旅单位和企业纷纷拿出“撒手锏”,以互动体验的形式与市民游客分享乐趣。4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手长安大牌档倾力打造的“长安大牌档·陕历博文化餐厅”在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正式开业。餐厅以独特的跨界方式,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使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进一步从殿堂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为食客开启了一段美食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旅程。

餐厅里,陕西历史博物馆6件精品文物——开元通宝、错金杜虎符、赤金走龙、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镶金兽首玛瑙杯、皇后玉玺化身6位“文物使者”,以拟人形象矗立于大厅两侧,带领食客步入历史长廊。“长安大牌档·陕历博文化餐厅”整体设计巧妙融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元素,特设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文创展示区,陈列45件经官方授权的精美文创产品,食客在品味佳肴之余,能直观感受陕西历史的厚重底蕴。这种“接地气”的文化传承和交流方式,让历史文化更亲民。

5月16日,记者走进永兴坊,这里的非遗文创一条街上售卖文创非遗产品的摊位和小店鳞次栉比,各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游客观看购买。在长安韵味店里,几个孩子在认真地描画上色,体验着亲手制作香薰挂牌的乐趣。店内摆满各式香薰物件,有摆件、挂牌、车载香薰等,挂牌上印有大雁塔、钟楼等西安标志性建筑。店主告诉记者,生意一直不错,体验活动也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为带动文创产业发展,陕西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突出品牌效应,着力打造本地文创精品IP,培育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文创产品领军品牌,将文创产品的生产开发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相结合,延伸拓展产业链,推动文创产业繁荣发展。

陕西文创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一些文创精品还漂洋过海,在国际展会上惊艳亮相,圈粉无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火版《长恨歌》在华清宫景区上演(资料照片)。记者 柏桦摄

观演在陕西 奔赴一座城

“演出真的太赞了,舞台太美了,看得人热泪盈眶。以前,长安只是一个名字,像诗,像画。如今,发生在长安的历史故事真切地展示在眼前,触手可及。”广西游客白永川看完《长恨歌》演出后激动地说。

近年来,演艺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关于演出活动的参与度与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演出+旅游”模式应运而生,“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年轻人的旅游新 风尚 参数 图片 )。陕西文娱演艺产业链活力迸发,文娱演艺一火再火,消费热度一升再升,“跟着演出游陕西”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文旅“现象级”潮流,陕西演艺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的繁荣景象。

今年以来,经典好剧、好戏扎堆来陕,各类音乐会、展演、话剧、舞剧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节、脱口秀、相声等形式丰富的演出轮番上演。近日,在西安就有45场精彩演出上演。话剧《暗恋桃花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小提琴大师平夏斯·祖克曼独奏音乐会、话剧《延水谣》、俄罗斯圣彼得堡明星芭蕾舞团《天鹅湖》、极光乐队巡回演唱会西安站等演出门票已售罄。

演艺市场下沉,成为陕西演艺市场的一大亮点。5月3日,在宝鸡市胜利塬的西府欢乐世界南广场,2024宝鸡银杏音乐节火热开幕。当天虽然下着小雨,但大家的热情不减。从售票情况统计,外地乐迷占到70%。3天时间里,沉舟乐队、打扰一下乐团、黑撒乐队及许巍等21组著名乐队、音乐人,以摇滚、嘻哈、民谣的形式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音乐盛宴。

宝鸡市民孙妮和几个朋友一起观看了音乐节,高兴地在现场留下了合影。“太燃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这么多乐队的精彩演出,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孙妮兴奋地说。

宝鸡主办方的热情也给来自外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主办方不仅为大家准备了免费的雨衣,还为早早来排队的乐迷准备了早餐,开行了免费接驳车。乐迷凭借音乐会门票还可以享受宝鸡多个景区的优惠。

“看完音乐节,我们会在宝鸡玩几天,吃一吃当地有名的擀面皮、岐山臊子面、油泼辣子火锅,转一转石鼓文化城、大水川等景点,还要打卡一下最近很火的宝鸡联盟大桥。”甘肃游客韩磊说。演艺的火热也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为文旅产业发展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西安回民街上游人如织,美食飘香。记者 李卫摄

寻味陕西 打卡烟火气

晨光熹微中,西安洒金桥迎来新的一天。吆喝声、寒暄声和孩子们的笑闹声混合在一起,奏响了热闹的“交响乐”,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热气腾腾的包子、美味的甑糕、香气四溢的腊牛肉夹馍、滑嫩爽口的粉汤羊血……各种陕味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洒金桥不仅是西安市民喜爱的美食街,也成为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的网红地。

夜幕降临,咸阳的福园巷子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游客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本地人、外地人聚集在这里品尝美味的汇通面等咸阳地道美食。福园巷子是咸阳市重点打造的“省级试点步行街”,建筑古色古香,入夜灯火璀璨,各类小吃店星罗棋布,各种美食应有尽有。许多外地人来咸阳,必到福园巷子逛一逛。西安地铁一号线开通后直达咸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坐着地铁逛咸阳。

一种美食带火一地的旅游。淄博的烧烤、天水的麻辣烫、柳州的螺蛳粉,一个个中小城市“反向出圈”,变身为旅游打卡地,其中,美食功不可没。在陕西,西安的洒金桥、永兴坊、回民街,宝鸡的西府老街,留坝的老县城,各种美食街区等你打卡;肉夹馍、凉皮、葫芦头、岐山臊子面、紫阳蒸盆子、宝鸡油泼辣子火锅、延安子长煎饼……陕西的美食说不完,数不清,等你来品鉴。

美食最能体现地方特色。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深度体验和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地道美食。尤其对许多自称“吃货”的旅游爱好者来说,美食就是刺激出行的第一大因素。今年,“美食+旅游”经济愈发火热,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跟着美食去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记者 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