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彭德怀齐名的将军?一瞅这句话,估计很多小伙伴会好奇:“谁呀?”

董振堂,红五军团的军长,您都不知道,整个红五军团可以说是,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的铁闸,被中央红军称为铁屁股老五。

不得不说,我们红军时期乃至抗战时期,涌现出很多很多的堪比战神白起的将军,他们保护着我们中国人一步步地走向光明,但在通向光明的道路上,他们很多人倒在了这条路上,没能看到最后的光明。

别的不说,美国的基辛格在他的著作中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一批人保护得很好。”

放眼整个人类历史长河,能从文明起始点开始,流传到现在,只有我们中国人,没有第二个。

董振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5年底的时候,河北省新和县,一个农民家庭里,三口之家又迎来一个小生命。董振堂成为了这户农家的老二,当然他可不是家里的老嘎达,没多久董振堂又有了一个小弟弟。

三个男娃,这在农民的家里是负担,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年老的父亲很希望自己的娃,能够读书识字,走上一条和他不一样的路子。

毕竟中国人的骨子里头总是有一个信念,能读书识字的孩子,总是最有出息的。

但家里的条件,不能承受三个孩子一块读书,所以老大得到了家里的支持,他能够去私塾上学。当年的董振堂跟着父亲带着弟弟一块下地劳作。

在董振堂十三岁那年,他也想读书,也想认字,一开始父亲不同意,毕竟董振堂去读书,不仅意味着一个劳力没有了,而且这还得贴钱上学,这样一来就会让这个小小的家庭更加的困难。

但在董振堂一而再再而三的央求下,父亲同意了,毕竟父亲还是很愿意看到家里再能出一个读书人,勒紧裤腰带只要一家人饿不死,挺一挺就过去了。

于是在十三岁那一年,父亲将董振堂送到了邻村的曹庄初级小学上学。

这一上,董振堂的学习之路就没有停下来过。

六年后董振堂考入了河北保定军官学校预科,五年后他又考入了河北保定军官学校,进入炮科学习。

你想都想不到,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五年时间学习的东西,就从军校中毕业了。

学霸走到哪里都是受人瞩目的,很快他就收到了军阀吴佩孚的邀请。

这个时间点上,可是在1922年,四十八岁的吴佩孚这一年可以说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你要知道就在这一年,吴佩孚可是一口气就将张作霖的十二万人给堵在了山海关外边,把张作霖打了个灰头土脸,吴佩孚的名气一下子就窜了起来,不仅中国人看好他,就连美国也看好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别的不说,就说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就印着吴佩孚的大照片,这算是这个杂志第一次亮相中国人照片。

那么美国人为嘛要捧吴佩孚呢?难道因为他打败张作霖吗?有一点,但这里头更多的是,吴佩孚手里头握着直系最多的兵力,他的影响力涵盖了大半个中国,于是在美国人里就有一种说法,吴佩孚是所有人中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那么董振堂接受吴佩孚的邀请了吗?不!他没有,原因是董振堂瞧不上。

为嘛呢?咋说呢?董振堂之所以一路考军校走过来,这其一是因为,军校这地方,不仅不收学费,他还发钱,吃的喝的穿的这都有。

这其二是因为,这一路走过来,董振堂看的多了,想的也明白了,国家和民族遭受的屈辱太多了,打鸦片战争开始,那那的外国人都比中国人高一头,凭啥?就凭他们搅乱了中国,就凭他们横行霸道,欺压老百姓,就凭他们的大鼻子,白皮肤吗?

不应该是这样啊!学的多了,知道也就多了,大华夏流传了这么多年,过去的辉煌哪去了?

董振堂觉得一个想要依靠武力统一中国的军阀,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董振堂拒绝了吴佩孚的邀请。

他去了冯玉祥的部队。您要知道当时的冯玉祥手里可没有太多的钱,所以部队的待遇并不高,可董振堂看重的不是这一点,他看重的是冯玉祥的部队纪律严明,吃苦耐劳。

于是毕业之后,董振堂和其他十二个人就去了冯玉祥的部队。

您都想不到,一块去的几个人,大部分都逃走了,毕竟苦吗?而董振堂留了下来,并要求从参谋的位置上调到基层当一个排长。

咋说呢?董振堂是穷人家里头的孩子,啥苦没吃过?而且他这人也没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士兵吃啥他吃啥,士兵出操他一块,士兵演习他跟着。

这样的军官,当兵的那个不喜欢。后来冯玉祥也注意到了这个不一样的军校生,这么长时间下来,居然没有因为队伍条件苦就跑了,而且还和士兵能打成一片,所以就提拔他做了炮兵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4年的时候,董振堂指挥相当不错,办事也利落,没那么多犹犹豫豫的,所以董振堂算是入了冯玉祥的法眼,这就又升到了炮兵营长的位置上。

后来冯玉祥的部队和张作霖的部队对上了,董振堂拉着他的炮兵营,炮击张作霖的装甲列车,把个装甲列车当时就给掀翻了。

有功劳这就得重用,所以董振堂这就成了工兵团团长,当然这个位置仅仅是过渡,毕竟工兵团压根就体现不出董振堂的才能,所以很快就被提升为旅长。

这一路上来可以说是坐火箭的速度。

那么后来呢?后来董振堂咋就成为咱红五军团的团长呢?

这事还是要感谢一下蒋介石,将这么好的一员悍将给咱送了过来。

他是这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伙都知道北伐,当时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大家伙拧成一股绳,目标是消灭军阀。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冯玉祥的部队也开始策应北伐的部队,那会冯玉祥的部队里头有过不少的共产党。

董振堂很喜欢共产党的理论,那个时候他还有过不少的共产党朋友。

那么在这个北伐过程中,董振堂配合北伐部队不仅端了吴佩孚的司令部和警卫营,战斗结束之后,又北上去打张作霖了。

这一系列的军功下来,董振堂成为了师长。

再往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亲手撕毁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北伐失败,中断了。

后来蒋介石对共产党进行全面的绞杀,到处制造白色恐怖,等到蒋介石感觉把共产党绞杀得差不多了,这就开始对军阀的战争。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这中间最后一场是中原大战。

冯玉祥和阎锡山连成一股,共同对抗蒋介石。

那么中原大战的结果,大家伙都知道,蒋介石赢了,冯玉祥的部队就被蒋介石收编了,而董振堂所在的部队就被改编成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归到了二十六路军下边去了。

咋说呢?中原大战其实仅仅打出个结果,远没有结束的时候,蒋介石这又把目光集中到了共产党身上了。

那会咱也有了自己的武装——工农红军,还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这家伙把个蒋介石羡慕嫉妒恨一块可就来了。

所以等到中原大战刚有一个结果的时候,这就开始了他蒋介石的五次围剿。

那么等到董振堂的部队被蒋介石完成改编之后,蒋介石就打算把他的部队拉到围剿的行列中,这个时间点上,已经是第三次围剿了。

命令下给第二十六路军的时候,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压根就不愿意南下去和共产党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那心里头的小算盘打的是啪啪响,二十六路的官兵哪能不知道呢?这就是借着和红军开战的由头,用来消耗他们这些个所谓的杂牌。

而且这种事,蒋介石干了可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谓一箭双雕啊,不仅可以消灭他们这些个杂牌,还可以消耗红军,所以这拒绝那是肯定的了。

当然蒋介石可会让二十六路军的想法得逞,直接用命令的方式下压,而且就是让董振堂这个七十三旅打头先南下。

结果七十三旅的人到了孙氏店车站,就把铁路给破坏了,得咧,您别说七十三旅南下了,整个二十六路军都南下不了了。

这家伙可把蒋介石给气坏了,您都不知道,这接下来又是威胁又是利诱的,什么不发响,什么延误军机罪加一等的,可闹腾了好几天,这二十六路军这才南下了。

蒋介石心心念念的第三次围剿这才上马,结果大家伙都知道,蒋介石想的太多,他的第三次围剿,咱在第三次反围剿下哗啦啦的失败了。

这失败了,你倒是把部队收起来呀,结果蒋介石就不,其他部队都撤了,就把第二十六路军留在最后边——宁都。

宁都这块不仅是前线,还是一座孤城,一说这话,您就知道蒋介石的心思了,这明摆着还记恨之前掀铁路,不肯配合南下的事。

那么在这个时候二十六路军是个啥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