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去世后,回忆录问世,揭开红军胜利后一谜团:他绝不是自杀

在退休之前,杨成武工作二十多年,从他踏进总参谋部大门的那一刻起,也开始了他忙碌的生涯。整日忙于军队和国家大事的杨成武,从来都没有时间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

到了1977年他终于有了这个机会。

这天,邓小平约了叶剑英、聂荣臻一起和杨成武谈话,邓小平谈到了台湾形势的紧张,决定让杨成武兼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就是为了能震慑美国和台湾。等待形势缓和之后,再让他回到总参工作,杨成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但在上任之前,杨成武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于是他决定把他几十年来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于是他开始书写一篇又一篇的回忆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成武从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开始写起,他写了红军时期二三十篇回忆性文章,先后在报刊和杂志发表,后来以《忆长征》为书名汇总了起来,其中就有一篇关于飞夺泸定桥英雄团长黄开湘死因的揭露。

黄开湘是追随方志敏走向革命的道路的,在方志敏的带领下,他开始成为革命骨干。他、用一把斧头倒掉一名敌军,威逼敌人放下武器,端掉了敌人的哨所。从那之后,黄开湘声名远扬,他也当选为县苏维埃军委主席。

1930年7月21日,黄开湘被任命为红十军参谋长,他带领部队连续攻克三座县城,主力部队从3个团扩编为3个旅,成立了赤色警卫师,黄开湘担任师长。

在1933年春,赣东北苏区和中央苏区连成一片,黄开湘告别妻儿来到了中央苏区。他们也为中央苏区带来了2000两黄金,100多万元的银元和40多箱的药品。

这对于中央苏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周恩来、朱德等人亲自接见,并夸奖他们为中央解决了大问题。还称呼黄开湘是“斧头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军长征时期,杨成武和黄开湘成为了好搭档。这天他们接到了一个密电命令,夺取泸定桥。按照当时的情况全军渡河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但他们只有两天半的时间渡河,他们计划由黄开湘带队,率先夺取泸定桥。他们走了一天一夜,必须在当天拿下泸定桥。

在冲锋号中,喊杀声响彻峡谷,黄开湘带着军队在前方冲锋,他们视死如归吓退了敌人。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流控制了泸定桥,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经典战役。

然而,在他们历经艰险,终于熬到长征结束时,黄开湘和杨成武却倒下了。

1935年11月5日,陕甘支队已经进入陕北苏区,毛泽东也发表了讲话。会后,黄开湘和杨成武准备骑马回到住地。

他们飞奔25公里,途中遭遇大雨,回来之后两人都不断地发高烧。黄开湘被送进了红一纵队的医院,杨成武则留在团里养病,但没想到的是,在杨成武终于病情好转时,却得到了好兄弟去世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立即来到了黄开湘的所在地,而这个时候,黄开湘的遗体已经被安葬。纵队卫生部长把黄开湘的两件遗物交给了杨成武,一支是朱德赠予的德国造的六支手枪,一支是周恩来赠予的进口怀表。

他告诉杨成武,黄开湘在昏迷中拿出手枪击中了自己的头部。对于这个结果,杨成武始终半信半疑。

他认为黄开湘根本不会自杀,尤其是在长征胜利之后,但他也并没有否定黄开湘不是自杀的。那个时候,他和警卫员做了一块墓碑,写上了“红军团长王开湘之墓”,竖在了他的坟墓前。

但在解放之后,黄开湘这个人却再也没有人记起。原来在那个时候,红军条件艰苦,大部分的同志牺牲,尤其是江西口音的“王”和“黄”部分,使得很多人都把黄开湘记成了王开湘。

而在长征后,黄开湘的亲属也遭到了敌人的杀害,妻子远离故乡,7岁的女儿被送人做童养媳。

但这也是黄开湘唯一的后代。新中国成立之后,黄菊花一直都在打听父亲的消息。江西弋阳档案中还留存着黄开湘在长征中途吃不了苦逃跑了的虚假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黄开湘的亲属也始终没有寻找到半点踪迹。

直到1959年,弋阳县才恢复了黄菊花的烈士家属待遇,可对于黄开湘的革命经历和如何去世的始终都是一个谜团。

直到1985年,《杨成武回忆录》公开出版,杨成武在书中多次提及了黄开湘,这才引起了黄开湘亲属的注意。弋阳县委也立即派人去京,请杨成武证实。

1986年6月30日,杨成武接待了这些客人。当他得知这是黄开湘的家乡人时,也非常激动地和他们握手。

随后他们对黄开湘和闽浙赣红军赤色警卫师长黄开湘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对比,包括他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等等,全部对上了号。

对此,杨成武也感慨万千,这位老战友也终于拭去了尘埃,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