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1944年8月的衡阳之战,方先觉将军开城请降时,守军第十军还有近四千可战之兵,谈不上“弹尽粮绝”,再守上几天是有可能的。

但此战方先觉曾两次收到蒋的手书:援军必达!而死守47天后仍未见援军,加上他和第九战区大佬薛岳一向不和,他和麾下几个师长因此判断自己已被国府放弃,为了避免全军遭屠戮选择了投降,但实际上援军第二天一早到达城郊,而投降后伤兵大部分被日军虐杀。

客观来讲,方先觉将军基本尽到了军人职责,他又不能未卜先知,投降的确有情可原。

但他投降后,日军利用他的黄埔将领身份和第十军中央军精锐地位大肆宣传,给全国抗战造成一定打击,也是事实。

所以他脱险回归重庆国府后,虽然仍被蒋礼遇,但终生也再未受到重用。

所以我个人观点,方先觉将军所做所为,符合一般性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但奉其为“英雄楷模”,殊为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