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398期。1959年庐山会议,彭总的“万言书”反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对经济建设提出了很多自己的合理想法,但是却被误解了,随之而来的是严厉的批判以及老帅军政生涯的转折。彭总递交万言书是在1959年7月14日,而7月23日之前,他尚未受到正式的批判,中央也未对此信件定性,只是以“意见书”的形式引发出来,让大家自由讨论。有两位元帅是基本同意,甚至支持彭老总看法的。分别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总的信虽被称为万言书,其实全文不到四千字。一方面是因为字数较多,提的意见较多,因此被称为“万言书”;另外彭总在六十年代还真正写过一封八万多字的信,为自己辩白,那一封才是真正的万言书。59年庐山会议上,支持彭总正确意见的分别是聂帅和朱老总。从红军时期开始,聂帅朱老总和彭总就在中央红军队伍里朝夕相处,彼此有着很深的信任和了解,战友情谊也十分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会议初期,十大元帅并没有都上山,聂帅和朱老总是较早看到这封信的,对于经济形势的意见也比较一致。在7月23号之前,主席的态度很平和,先让大家讨论并提出看法,并没有急于给这封万言书定性。聂帅在建国后担任过代总参谋长,后来又负责军工生产工作,因此十分关心国内一些重要资源的产出,尤其是与军工息息相关的钢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在大跃进运动当中,只重产量不重质量,钢铁生产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聂帅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认为还是应当把这一类工作交给专业的大工厂,如武钢、包钢等厂来生产,而不支持民间“小高炉”,所以对于彭老总的提法十分赞成。但聂帅的发言也很婉转,他没有一概否定大跃进,而是说“小高炉的生命力还是有的”,算是给相关部门和领域留有余地,可见其工作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老总则从宏观的角度肯定了彭总的意见,此时老总甚至没有提到信中的激烈措辞问题。彭总对于经济指标的计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老总也十分讲究工作的计划性,认为确立合理的指标和核算方式,才更实事求是。浮夸风日益严重,要使人民过上好日子,靠不切实际的指标是不行的。对于彭总信中的提法,朱老总感同身受,比较明确地表示了支持。而在早期军事生涯当中,这对我军的正、副总司令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十分契合,庐山会议并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元帅的看法和意见,都是在7月23日中央开始正式批判彭老总之前做出的。在这之后因为形势的变化,没有几个人敢在经济建设和信件出发点的角度替彭老总讲话了。尽管如此,聂帅和朱老总也没有在之后的会议上对彭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批判,朱老总的一些发言甚至被批为“隔靴搔痒”。朱、聂两人无疑都是希望彭总能够尽快过关,化解这次危局的。而在庐山会议期间,亲自到彭总所在的芬兰别墅看望他的,有且只有三位元帅,其中就包括了聂帅和彭老总,另外一位是叶帅,由此可见几位元帅对彭老总的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