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与沙利文谈完后,白宫很快便放风称,拜登寻求与中方通话,且美国政府还有意安排布林肯适时访华。在此之前,美国高级智库兰德公司曾发布报告,呼吁中美应该通过“二轨制”实现和平共处。那么,美国此番积极寻求与中国维持高级别接触,是否意味兰德智库劝告有效呢?#军史观察团#

兰德智库所谓的“二轨制”,简单来说就是,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的调研和分析后得出结论,美国想要遏制中国崛起的想法已无法实现。所以,美国应该认真面对现实,寻求与中国和平共处的方案,并逐步放弃全球霸主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德公司的报告指出,目前中美关系非常恶劣,如果双方继续按照目前的指导思想继续下去,那么,中美之间很有可能因为利益矛盾和分歧而爆发冲突。一旦爆发冲突,美国获胜的把握不大。美国所需要面对的对手实在太多了,如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等等。

过去很多年,美国都以强势的态度和手段来应付大部分国际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霸权主义思维”。在美国实力远超全世界的情况下,这种方式还可以维持,但很明显,美国自身已经陷入了衰退,实力大不如从前。相比之下,中国、俄罗斯和中东多国已经积攒了雄厚的实力,并且快速崛起。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霸权主义方式就走不通了。

美国两任总统遏制中国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特朗普通过贸易战削减中国外贸份额,从而减少中国利润;而拜登政府的侧重点,则是遏制中国从美国获得高科技元素,认为这样就可以卡住中国的脖子,迫使中国屈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种方式都基于一种前提,那就是中国高度依赖美国,无论是贸易还是科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调整方向,中国正在不断扩大与俄罗斯等国加强贸易。即便特朗普上台再次大幅度提高关税,也不会对中国造成致命影响,而这部分成本最终要由美国人来买单。

科技方面,拜登正在不断扩大对中国限制出口的范围,原因也很简单,之前的限制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目前他们能够限制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而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研发却在不断加速。这令拜登政府非常尴尬,他们甚至直接提出让中国放弃自主研发。

兰德公司报告也指出,美国政客对中国高度不信任,同时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如果按照目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无疑是危险的,双方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大。而一旦爆发冲突,对美国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还提到,美国对海外军事基地的庞大投入,其实已经与它们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成正比。例如,从形式上看,美军已经完成在中国周围的军事包围部署,在军用地图上,美军基地连点成线,形成了包围圈。但实际上,一个数百或者几千人的海外军事基地,真的能对解放军这种规模的军队造成威胁和影响吗?真的能实现包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些基地充其量是前哨站和补给基地,根本顶不住解放军的反击。

因此,兰德公司建议美国尝试开启第二轨道,首先从海外逐步撤军,减少开支,将节省的军费用于国内建设和改革。一些没有意义的海外利益该放的就放,例如中东地区。其次,放弃台湾地区和钓鱼岛,和中国谈判,划分各自的利益范围,实现和平共处。不要和强大对手发生冲突,这是根本性原则。第三,只在海外保持必要的利益保障,例如日本以及欧洲,这些势力范围不能丢弃。

总体来说,兰德公司这份报告比较客观,建议也比较具有创新性,但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得到美国政坛主流势力的认可。不过,该报告带来的影响,或许会促使政治家们开始思考。此外,也不排除这是美国政府提前释放的信号,以试探人们的反应和意见。

而且,这样的信号,还能从不久前沙利文与王毅外长的会晤中看出。因为在这次会晤中,中美都强调了保持沟通的重要性。而中美之间想要妥处分歧,自然少不了类似的对话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宫在“王沙会”之后放风拜登寻求与中方通话,或许就表明,至少目前来看,美方还是希望中美关系稳定的。那么,关于兰德智库提出的中美和平共处,美国今后未必不会继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