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刘女士成功出仓,标志着蚌埠市中心医院(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实现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零”突破,这不仅是蚌埠市市级医院的首例,也是市中心医院在血液病治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个月前,48岁的刘女士因全身疼痛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在蚌埠市中心医院经过四个疗程的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为了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并延长生存期,医生们决定为其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科主任刘桂玲带领王景、叶隽等科室专家,充分讨论刘女士病情,准确评估个体化的医疗需求,科学制定移植方案。他们从干细胞动员、干细胞采集冻存,到清髓预处理及最终的干细胞回输,每一步骤都严格遵循治疗计划,确保了移植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自体干细胞采集阶段,CD34+有效采集数量高达14×106/kg,远超最佳数值标准,为移植提供了足量的优质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刘女士而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以及干细胞植入失败。针对这些风险,移植专家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以确保移植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预防感染,所有与移植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均在无菌层流仓中进行。此外,护理团队24小时专人专岗,每天协助刘女士进餐、服药,消毒擦浴并进行眼耳鼻口等与外界相通腔道的消毒护理,同时监测体温、心理疏导,让刘女士感受到家人般温暖。通过这种高要求、高标准的护理,刘女士在整个移植期间无发热、零感染,顺利闯过移植感染大关。

在出血风险控制上,医院全力做好血液资源调配工作,妇产科护士长闫华还主动捐献了血小板供刘女士使用。

同时,移植专家团队24小时监测刘女士病情,根据植入反应及时进行精细化、个体化的药物调整。外周血动态监测显示,移植第9天粒细胞植活,第11天血小板植活,干细胞重建,血象逐渐恢复正常,移植成功。

经过20余天的努力,刘女士于5月15日成功出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不仅展示了蚌埠市中心医院在血液病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也为本地区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医疗技术新突破,造福人民群众。

(作者: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