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的世界政坛,可是真不太平。

先是在周三的时候,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参加一场政府会议之后,遭到一名手持枪械的7旬老人刺杀。

到了当地时间5月19日凌晨,伊朗总统莱希和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所乘坐的直升机,在一片深山老林当中坠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搜救之后,仍然传来了乘机人员全部遇难的消息。

短短四天的时间,两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出了事,这不由得让许多人猜测:难不成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有隐藏着的阴谋?国际社会的格局真的要变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一些想法较为极端的人在网上留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要到来了!伊朗总统遇难就是导火索!

这番看似荒唐的话语,在这样的时刻却也引发了一些群体反应。

那么,在伊朗总统坠机身亡之后,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将会走向何方?谁又将接替莱希的职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来接替总统之位?

5月20日下午1点左右,根据环球网援引伊朗当地媒体所发布的消息:在经过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搜救工作之后,伊朗政府正式确认,伊朗总统莱希与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以及其他乘机人员,在5月19日凌晨所发生的坠机事故中,遇难身亡。

此消息一出,顿时引来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坠机事故发生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直升机过低的安全系数以及极少的避难措施,导致其在发生事故之后,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但是,当这个消息真正传到大家面前的时候,还是宛如重击,砸蒙了许多人的脑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作为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的军事强国,而且还是在反抗美国霸权主义前线的大国之一,伊朗总统遇难身亡,一旦处理不好,或者背后存在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的话,那将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一场猛烈的政治风暴。

不过,在这场政治风暴刮起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伊朗内部政坛变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虽然伊朗还有这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镇场,但是作为政府部门的最高领导者,莱希的总统之位,也需要尽快有人顶替下来。

这个时候,谁来接替莱希,成为伊朗的下一任总统,成为了诸多国家和民众所讨论的话题。

内贾德的名字,也在时隔多年之后,重新被摆到了桌面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硬派的代表

如果让美国政府找出了一份最不愿意交往的政客名单,那么“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这个名字,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在美伊关系破裂之后,内贾德几乎成为了伊朗历任总统之中,对美国的反抗态度最为激烈的那一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点,纵观这位“反美斗士”的人生经历和政策实行上面,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内贾德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市东南部加姆萨尔的一个平民家庭,其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铁匠。

高中毕业之后,内贾德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年代的伊朗,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想要考入一所好大学,那么就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坚定,一个是坚强。

坚定的态度能够让你一直努力下去,坚强的性格,则可以让你不畏惧任何困难,也绝不轻易向任何挫折低头。

而这两种品格,也在内贾德之后的政治生涯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6月,内贾德凭借巨大的支持率成功当选为新一届伊朗总统,并于2009年6月获得连任。

其实在刚刚宣布参选的时候,国外的诸多国际记者都不看好这个相貌平平的德黑兰市长(内贾德宣布参选时的职务)。

这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的竞选者,内贾德看上去“太普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从过往的从政经历,还是从他整体所展现的相貌,内贾德都实在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地方。

甚至在大选投票前所进行的各项民意测验中,内贾德的排名也一直都是卡在中间的位置上不上不下,如果拿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的话,内贾德就像一杯温吞的水,给不起别人任何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的形象,却在最后一个竞选阶段,凭借着演讲时爆发出来的激情和自身毫无黑点的政治清白,成功反超一众对手,最终在记者们惊讶的目光中,登上了总统宝座。

而在就任总统之位以后,内贾德所展现的政治态度,也让人们感到颇为有些吃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前线的“反美斗士”

相比于看上去较为温和的长相,内贾德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立场却要显得强硬的多得多。

由于内贾德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二代。

其成长过程中,完全是受到革命时代的影响,所以在政治上,他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不断在国内推行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和宗教习俗的尊严的法律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其就任仪式的宣讲中,也公开表示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和进步”的伊朗,使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典范”。

在经济发展上,内贾德强调,国家资源不应当过分集中于政府手中,应当交给人民用于推动国家发展。

依靠着这个理念,内贾德在平衡私有化制度以及国家管控经济市场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内贾德的这些政策实行,也让伊朗中下层的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并且进一步缩小了当时伊朗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

而除了在国内的整顿之外,在对外关系上,内贾德也成为了当时整个中东地区走在最前列的“反美斗士”。

内贾德上台之后,就不断对美国管控中东地区发展进行猛烈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在“核限制”方面,内贾德公开指责这是美国打压其他国家核技术发展,防止其挑战自己霸权控制的手段。

于是,在自己的任期内,内贾德不顾美国的战略威胁,坚持推动伊朗的核技术,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同时也加大了“核试验”的频率和次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对内贾德恨之入骨,不断在联合国议会上提出对伊朗的制裁行动,甚至一度联合自己的盟友对伊朗实行战略孤立。

虽然在面对这些手段的时候,内贾德从来没有选择过屈服或者妥协,但是其强硬的反美态度,以及所引发的后续反应,却让伊朗内部产生了一些反对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内贾德推行国内经济平衡政策的时候,虽然给大多数的中下层民众带来了实惠,却也妨碍到了中上精英阶层的利益。

在加上内贾德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逐渐僵化,这让伊朗在西方世界的围攻下变得越来越“孤立”。

这让内贾德的“反对者”变得越来越多,甚至还在2012年3月14日遭到了议会的传召,这也让内贾德成为了33年来首次遭议会传召的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因为反对声音的扩大,内贾德不得不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之后,彻底退出了伊朗政坛,重新返回校园担任教授的职位。

而在内贾德离任之后,接班的哈桑·鲁哈尼与易卜拉欣·莱希则都属于想要和美国改善关系的“温和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的带领下,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本剑拔弩张的状态之中,逐渐缓解了下来。

然而,如今莱希遇难身亡,而这个时候伊朗又因为巴以冲突的问题,和美国再次走向对立状态。

这个时候,许多人就猜想,曾经选择正面与美国硬碰硬的内贾德,还会选择出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仍需拭目以待

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伊朗就与以色列开始了一系列的唇枪舌战,甚至还曾“拔枪互射”,一度闹得要爆发大规模冲突一般。

甚至伊朗总统莱希,还曾公开表示:“应该将以色列从地球上彻底抹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美国一直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和利益捆绑者,在伊朗和以色列关系恶化之后,美伊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在加上美国对于以色列对加沙军事行动上的支持,点燃了许多伊朗民众的怒火,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呼喊,想要内贾德出山,重新举起“反美大旗”,来与美以进行正面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民众的口号喊得十分响亮,但是内贾德是否会真的出山,也需要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向来都并非是“非黑即白”的,虽然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走向破裂,但是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却仍然处于缓和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莱希出事之前,伊朗政府还与美国政府设定了关于巴以冲突问题的谈判工作。

这足以表明,美伊关系受到以色列和伊朗冲突的影响十分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政府可能并不会选择再度和美国“撕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在莱希遇难之后,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就任的呼声也非常高。

所以,很有可能伊朗政府会按照之前既定的政治方向继续走下去,而并非在这种关键时刻,突然选择另一种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