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义伟 5月20日,赖清德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发表了就职演说。

笔者在之前的评论中指出,赖清德在就职演说中如何称呼大陆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台湾政治人物如何称呼大陆,是称呼为“大陆”,还是“中国大陆”,还是“中国”,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清德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发表就职演说 资料图

果然,赖清德在演说中将大陆称呼为“中国”,并再一次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所谓的“中华民国”互不隶属。

这是李登辉“两国论”的升级版。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随后发表的谈话给赖清德的这次演说进行了定性。陈斌华说:“今天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讲话,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大肆宣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离、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岛内的主流民意。台湾地区领导人罔顾民意、逆流而动,释放了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危险信号,充分暴露了其‘台独工作者’的本性。”

既然赖清德释放了危险信号,大陆方面必定早有准备。那么问题来了,赖清德4年任期内,两岸之间会不会有大事发生?

笔者的预测是,未来4年内两岸之间发生大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2027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年份。换言之,如果两岸之间真的有大事发生,时间节点应该是在2027年。

三个原因:

第一,戴维森窗口(Davidson Window)。

2021年3月9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在出席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时说:“我担心他们(中国)正加速其野心,有意在2050年以前取代美国主导国际社会的地位。”“在他们达成此目标之前,台湾很明显是他们的优先目标。我认为,此威胁(攻打台湾)在未来10年是相当显著的,老实说,很可能就在未来6年内。”

戴维森2021年说中国(解放军)可能在6年内进攻(收复)台湾,时间节点是2027年。于是,不少海外媒体(包括台湾媒体)给他的预测取了一个名字:戴维森窗口(Davidson Windo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印太司令部前任司令菲利普·戴维森已卸任 资料图

戴维森于2021年4月30日卸任,他的继任者是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奎利诺。2024年3月20日,阿奎利诺在卸任前出席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时,延续了前任的说法。阿奎利诺在书面证词中表示,所有迹象都表明,人民解放军将“在2027年前做好入侵台湾的准备”。

现任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是塞缪尔·帕帕罗。他是今年5月3日就任的,履职不到一个月。关于戴维森窗口,他还没有发表公开言论。

预计随着2027年的临近,海外媒体对这一时间节点的报道、分析、预测和渲染,将会逐步增强。笔者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已经看到了诸如“戴维森窗口滴答作响”的耸人听闻的题目。

抛开上述美国军方和海外媒体的说法不谈,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2027年是建军100周年,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届时解放军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以什么方式庆祝自己的百年华诞,向外界展示什么样的实力和决心,值得高度期待。

第二,台湾大选。

2027年是台湾大选年。预计大选将在当年年初预热,年中启动,年末冲刺。如无意外,赖清德势必寻求连任。为了实现连任,赖清德会不会在“台独”的道路上暴冲?如果他暴冲,大陆将作何反应?这些都是未知数。这些未知数,增加了2027年两岸之间发生大事的可能性。

第三,国际局势的演变以及美国的算计。

4年之后(2027年),俄乌冲突和新一轮巴以冲突进展到何种地步,目前难以预测。笔者有一个倾向性的看法,上述两场冲突大概率都将渐趋平息,美国将从这两场冲突中抽出身来。

果真如此的话,美国会不会将更多实力和精力投入到印太地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认定中国是其最大的战略对手,图为中美国旗 资料图

另外,如果美国认定中国是其最大的战略对手,那么,出于遏制中国崛起、护送赖清德连任的目的,美国会不会加大力度操弄台海局势,使得两岸关系风高浪急、濒临摊牌。这也是未定之数。

虽然有上述3个关键的观察指标,但笔者依然认为,赖清德任内两岸之间发生大事的可能性不大。这里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大陆的实力和对台方略的定力决定了,赖清德之流不敢在“台独”的道路上暴冲,美国也无力插手台海过深。

以上是笔者的浅见,立此存照。且看未来4年中,两岸关系进展到何种程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

王义伟,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