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暮春时节,走在铜鉴湖畔,葱茏的水草浮动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成群结队的白眉鸭潜泳争渡、唼呷有声,一派生机盎然的惬意模样。这里因水而美、与水共兴,与杭州建设海绵城市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5月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杭州发挥“山水城”合一的自然本底优势,从优先解决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影响大的积水内涝等问题入手,创新打造“安澜海绵、民生海绵、品质海绵、数字海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3年底,杭州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收官,累计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达标排水分区342.67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比例为41%;打造10个重点示范片区共24.64平方公里。

三年示范期间,杭州探索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高效协同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涌现出了一批精品海绵示范项目。这吸引了不少中央媒体的目光。他们走进海绵城市建设一线,探寻杭州海绵的“生态密码”。

“海绵+”理念落地生根

多个海绵绩效指标达到100%

海绵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既考验城市建设者的智慧,也彰显城市管理者的功力。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建设计划、出台管理办法、项目有序落地……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每一步都涉及技术、法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杭州到底是怎么做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们与市海绵办(市建委)展开深入交流。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协调小组,并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统筹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工作,从而让‘海绵+’理念自上而下扎根到底,让建设工作由点带面全域铺开”。市海绵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组织架构成型后,杭州以“市级统筹、市区联动、属地管理、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建设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锚定目标,一系列专项规划、机制保障和配套制度渐次推出——市海绵办(市建委)牵头陆续编制了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建设实施方案、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供排水专项规划,市、区重点区域多层级的系统化实施方案编制等也顺利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杭州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四梁八柱”再添重磅一笔。《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海绵城市建设在杭州的立法进程不断推进,保障了海绵城市建设依法行政和长效发展。

记者们对《办法》的出台表示认可:“这个好经验值得宣传和学习!”

这些规定和管理办法要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市海绵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杭州充分发挥数字优势,在既有杭州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平台基础上,融合建设“杭州市海绵城市智慧管控平台”。

该平台以海绵系统化方案和专项规划为指导,细化排水分区和指标,系统化布设新增监测设施,同时共享既有的水质、水位、泵闸站等各类现有数据信息,构建覆盖全市的海绵城市监测体系,实现城市内涝预报预警、海绵城市重点区域和项目监测管控等应用生态场景,打造智慧海绵城市与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这套具有杭州特色、各方协同共建的“海绵体系”高效运作下,“海绵+”理念在杭州扎得深、渗得透,杭州的水也变得更加“聪明”“安全”——示范期间,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已达到100%;市控以上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为100%;城市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达到100%。

“海绵+”项目示范引领

18个项目入选省级示范

理念先行,实践落地,杭州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18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

这些‘海绵+’项目亮点是什么?”记者们来到铜鉴湖畔一探究竟。

海绵城市建设与防洪排涝相结合,大雨不内涝、防洪有底气。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工程以铜鉴湖湖区恢复为基础,扩展雨洪调蓄空间并结合水闸、泵站、分洪隧洞的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解决周边转塘排水分区超标雨水排放问题,提升片区整体排涝能力。

铜鉴湖所处的之江地区,西北部都是山区,存在山洪风险,特别是梅汛和台汛期,内涝问题会比较严重。此外铜鉴湖曾因矿山开采和水产养殖等原因,出现了面积缩小、水质浑浊等问题。”西湖区海绵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铜鉴湖调蓄区及周边节制闸的建设,不仅扩大了水域面积,防洪标准也从10年一遇提升到了20年一遇。

既能在洪水期发挥蓄滞洪水的功能,又能在平水期营造良好的河湖水环境,这就是杭州高效运转的“大海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就住在附近的湖埠村,以前铜鉴湖水质很差,环境也不好,我们本地人都不要来的。现在环境好了,很多农家乐和民宿也开起来了,对村民来说就是致富增收的事。”西湖区双浦镇湖埠村村委会原主任孙永龙说。

海绵城市建设与公园建设相结合,推窗即见绿、出门即入园。公园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除了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更是城市的绿色资产。

从铜鉴湖等湖泊水系的“大海绵”到运河亚运公园等园林绿地的“小海绵”,随着一个个项目建成投用、一个个示范片区逐渐扩大,杭州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能力持续提升,海绵城市不断从理念落地成为实景,变成市民群众可观可感、触手可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一江春水穿城过,群山七孤半入城,名湖湿地嵌其中,九曲水脉通贯融”,自古以来,杭州城市的发展就与水共生共荣。如今,超大城市里大小海绵联动,一座“会喝水”“能呼吸”、有韧性的品质宜居之城正在不断形成。

✍️编辑:Dorr | 主编:小全 |律师:郑晶晶

来源:杭州日报、之江全知道

往期热文精选

杭州全面放开限购后,最热闹的地方是之江?周末上海温州看房团把这里挤爆了……

之江产的稻田龙虾已经上市啦!我们买了10斤大号虾,烧了三种口味,好吃……

五一铜鉴湖很火,湖边这两家农家乐更火!本地土菜、江湖河鲜,这里一网打尽……